疫情之下重读《将军的女儿》:凡人,亦可成英雄

曾经,我一度认为:英雄,应该是血染疆场的勇士,是叱咤风云的豪杰,是救民于水火的非凡人物,而绝不是普通人所能企望的。

然而,看完《将军的女儿》一书,我对英雄的定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再结合自己在疫情期间的一些感悟,对书中主人公章雪城的感悟很是认同:

原来,凡人亦可成英雄。

《将军的女儿》这部长篇小说,是作家纳兰香未央为庆祝建军90周年而写的。

整部作品,以女主人公章雪城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以抗战时期空军战神高志航事迹为辅线,讲述了主人公寻访、追忆英雄的故事,借此向读者娓娓讲述了关于什么是英雄的所思所悟。

因为父亲是抗美援朝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所以,章雪城从对父亲特别崇拜,觉得英雄就是像她父亲这样的男子汉。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章雪城经历的人都是平凡人、经历的都是平凡事,这让她倍感失落,甚至一度认为和平时代再也不会有像她父亲那样的英雄了。

一次偶然机会,听说抗战英雄高志航将军的故事后,她日渐枯萎的英雄心立刻满血复活,由此决定探讨英雄、为其立传,让更多人记住他们!

在探寻过程中,她渐渐发现,原来英雄从未消失,他们的精神一直在被延续和传承,甚至就在自己身边:

老实巴交的姐夫欧阳巍,是麻醉科的权威,对工作特别较真,历经上万场手术,没出过丝毫差错;

经常被她调侃为“空军逃兵”的丈夫周雨飞,是技艺精湛的民航飞行员,是人人称道的模范机长;

平时看似放荡不羁、自由散漫的三哥章雪川,在手术室里却是一位真正的“战士”,被病友们交口称赞为“肝胆外科一把刀”;

章雪城原来认为,能够征战疆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人才是英雄,而后发现,在和平年代,那些能够默默无闻把本职工作干到极致,为大家奉献的普通人,也同样是英雄!

春节期间,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和几位同事被安排到了社区工作。让人意外的是,单位即将退休的老余主动请缨,也跟着一起来了。

老余虽然年龄大、级别高,但他却和我们一样,天天进小区挨家挨户检测登记、发放告知书、叮嘱注意事项。

每天如此高强度的奔波,即便我们年轻人都颇感吃力,但老余每天兢兢业业、从不掉队。

做社区疫情防控,难免会遇到拒不配合的人,每每这时,我和同事们都会火冒三仗,唯独老余,不仅很耐心地想法说服对方去登记检测,回过头来还不忘给我们支招儿化险。

相比高强度和受委屈,在疫情初期只有口罩防护的情况下,我们更担心的是自己被感染。

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有天早上,我们接到通知辖区内发现一起疑似病例,因此需要派人尽快进驻做摸排和防护工作。

就在我们几个年轻人,琢磨着跟家人在电话里怎么“委婉交待”时,老余已全副武装只身赴险。

足足12个小时,从天亮到天黑,他对疑似单元楼层,进行地毯式摸排,最终完成了所有任务。

事后,我问老余:都要退休了,还这么拼图什么?老余说:图个心安。

图个心安,只有寥寥四字,却折射出了老余对工作尽心尽责:

哪怕明知道前面是刀山火海,为了完成使命也要勇往直前。

所谓英雄,大抵就是能够使命在心、不负担当,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我心目中,老余就是这样的英雄!

罗曼罗兰说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岁月静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悲伤,但同时也映照出了人性之光。

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化身感天动地的英雄:

王国辉,河南一名普通的村支书,得知武汉封城后缺少蔬菜,连夜载着5吨蔬菜,只身赶往武汉火神山医院;

汪勇,一个普通的快递小哥,在疫情暴发后,他毅然以一个快递员的身份,撬动了医护人员的整条后勤保障线,成为他们生命的“摆渡人”;

刘丽,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除夕夜随队奔赴武汉,原本秀气的脸庞,在高强度救援期间,被面罩和口罩压出一道道印痕;

…………

这个春节,挺身而出的绝不仅仅只有他们,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叫不上名字、记不住面庞的普通人。

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渴望、对生存的依恋,他们在危难面前迸发出了无穷的战斗力,留下了一篇篇了不起的抗疫故事。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英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成为英雄,也不一定非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壮举。在特殊时期,能够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坚守自己岗位的人,都是英雄。

通往未来的路上,有美好宁静、幸福安康,也会有荆棘密布、大风大浪,只要我们敢于担当、勇毅笃行,不惧艰险,亦可成为时代的英雄!

审稿薛笨笨

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推么推文化传媒(ID:atu0003)立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推么推精选推荐 ▼

疫情下的外贸人

3月再见,4月你好:武汉重启,好久不见

老爷爷举牌示爱被隔离妻子:学会示爱,让婚姻一路谈情说爱

投稿邮箱: atu5802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