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我很惭愧,不过我也很想有所长进,通过心理学认知自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己,而患人之不己知。”你是否拥有自知的能力呢?自知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人们常常自嘲,别人借自己过去所能做的事情来判断,然后自己判断未来能做什么事情。一个从小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孤儿,衣着破烂,浑身散发出一种恶臭气味,于是,身边的人对他嗤之以鼻,称他是“没人要的野孩子”。事实上,他是那么的纯真和善良,长得也很可爱,但是因为身边的人评价,成为他认识自己的最直接的信息,所以他丧失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他真的以为自己就是没人要的野孩子,这样的认知是很悲哀的。所以,人们要善于剖析内心,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

一个人最不容易认知的就是自己的内心,最容易陷人纠结的是:我是谁?

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最普遍的情况是,一个人名声的好坏、能力的高低,都是从事物外表下的定义,根本就不是这个人的本质。尽管,人们常常说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最清楚,但他们所缺乏的往往是自知的能力。事实上,只有清楚地认知了自己,才能赢得更加完美的人生。因为足够认识自己,所以能够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


年轻时候的富兰克林很自负,有一次,一个工友把富兰克林叫在一旁,大声对他说:“富兰克林,像你这样是不行的!凡事别人与你意见不同的时候,你总是表现出一副强硬而自以为是的样子,你这种态度令人觉得如此难堪,以致别人懒得再听你的意见了。你的朋友们都觉得不同你在一起时比较自在,你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别人对你无话可讲了,他们都懒得和你谈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费了力气反而感到不愉快,你以这种态度来和别人交往,不去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这样对你自己根本没有好处,这样你从别人那里根本学不到一点东西,但是实际上你现在所知道的却很有限。”富兰克林听了工友的斥责,讪讪地说道:“我很惭愧,不过,我也很想有所长进。”“那么,你现在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经太蠢了,现在还是太蠢了!”这个工友说完就离开了。

这番话让富兰克林受到了打击,他猛然醒悟了过来,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与内心作了一次谈话,并提醒自己:“要马上行动起来!”后来,他逐渐克服了骄傲、自负的毛病,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自我认知是一种不骄不躁的从容,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及全面信息的收集,真正地了解自己。同时,自我认知也是一种另类的洒脱,看清本真,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显现出更大的价值。在认知自己的过程中,通过反省自己,时刻磨炼自己,从而认清自己。当忙碌了一天之后,可以试着剖析内心,与自己展开一次深入的交谈,然后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

一个人必须具备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这种认知既包括对自身优点的认知,也包括对自身缺点的认知。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其内心会滋生一些自负或自卑的心理.当然,这些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伴随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