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无言的抗争在她们悄悄的睡梦中

放眼世界,能把人类情感拍的细腻绵长的导演并不多。国内,许鞍华算一个,王全安算一个。

而并称为李安第二的陈哲艺是未来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陈哲艺 导演

情感顺畅,舒服,是一个顶级导演具备的专业素养。

从这个眼光来看,也有一部分导演是为了专门挑拨观众的神经的,所以他们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少女哪吒》就是这种类型的导演作品。

李霄峰 《少女哪吒》导演

导演把眼光放在了八九十年代一对少女身上,一个叫李小路,另一个叫王晓冰。

晓冰是班上的三好学生,校长的心尖儿。

所以她再叛逆,只要学习好,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都能容忍她。

晓冰的父母在她眼里像来自地狱的黑白无常。

黑无常是那个悄无声息,随时偷听她谈话,半夜坐到她床前,总是用冷暴力对待她的妈妈。

白无常是那个常年不回家,一回家就塞钱,表面和气,却从来不了解她的父亲。

晓冰头脑聪明,模样俊俏,但她却不快乐,她没有朋友,没有人真正关心她。

偶然遇到愿意关心她的人,却总是稍纵即逝,停留一刻,又从她身边飞走了。

以电影里的篇幅来看晓冰最后的选择是突兀的。

其实在片首就已经交代了晓冰的精神状况,她假笑,伪装,抑郁,精神已经濒临崩溃,她的刺头性格就是这种压抑的一种宣泄。

小路是转学来的,当她拖着笨重的课桌坐到晓冰边上,晓冰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莽莽撞撞的女孩儿。

她和她做朋友,去郊外踏青,和练武术的男生聊天,在果树上偷吃。

晓冰喜欢小路的直接 ,小路会公开揭发欺负女生的男同学,会和不讲道理的老师硬杠。

晓冰喜欢小路,可学校却不喜欢。

他们已经有一个叛逆的晓冰,不需要一个更加叛逆的小路。

更何况这个小路成绩还不好。这么莽撞的性格只会带坏同学,所以小路又拖着自己的旧课桌走了。

晓冰担心两人的友情会戛然而止,小路却打着包票说她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还会和以前一样在晓冰家的小洋房里听着留声机,蒙着床单,嬉笑怒骂。

最先忘记友谊的是小路,她有了新朋友,武术队的男生,男生喜欢她,她借给男生三毛的书。

在晓冰还在痴痴等着这个老朋友的时候,小路已经跨出了少女成长的一步,她开始恋爱了。

坐在少年的自行车后座,和他聊着与晓冰完全不同的话题。

晓冰却长不大了,她困在了那个缺爱的躯壳里,她需要小路一心一意的爱和关注,可小路给不了她。

晓冰只能靠置气去表达对小路的不满。

她以为所有人都会原谅她的置气,向父母一样,向老师一样。

但小路不能,她和晓冰一样,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无法容忍另一个孩子的无理取闹。

晓冰的离开,用一个合理的解释来说明,那就是她无法长大。

她适应不了成人模式。

她时常假笑,却无法接受撒谎。

她时常开心,却无法发自肺腑的认可他人。

她唯一喜欢且认可的小路,因为成长,因为身边有了别人,和她渐行渐远。

《少女哪吒》的整体观感并不舒服,晓冰和小路都太刺儿,都太冲动。

她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横冲直撞。

而她们情绪的递进,导演也没有做过多的说明。

他只是用青春期一个个大事件来叠加在这两个少女身上,他用冲突代替了少女的暗潮汹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表现了隐秘情绪的构图和摄影技巧。

《少女哪吒》缺点很多,却仍有优点。

它直视了青春里的惨淡 。

有的人就是熬不过青春期,因为她无法接受成长。

而长大的小路成了晓冰该有的样子,是成功的翻译家,留在了北京。

另一方面,她纯真坦荡的一部分也跟着晓冰的离去消亡了。

点赞,转发,关注是我更新下去的动力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