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聯合國點讚的中國抗疫青年“雨衣妹妹”:醫生吃飽吃好才有力氣跟閻王爺搶人

在今日頭條中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看似平凡普通,

卻做過一些不平凡的事。

他們選擇在頭條上,

記錄和傳播自己的故事,

試圖讓他們的愛與堅持,

影響到更多人。

1 、被聯合國點讚的中國抗疫青年“雨衣妹妹”

近日,

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賈亞特瑪·維克拉瑪納亞克,

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

其中,中國的“雨衣妹妹”名列其中。

賈亞特瑪說: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許多國家因此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然而,

有一些鮮為人知卻值得關注的故事:

年輕人在這場戰“疫”中迎難而上,

勇擔重任。

中國“雨衣妹妹”名叫劉仙,

是一位來自四川成都的24歲女孩。

武漢封城以後,

劉仙不顧自身危險,

寫下遺書,

帶著團隊從成都駕車十幾個小時趕到武漢,

只為了能讓醫護人員吃上一口熱乎乎的盒飯。

因為醫療物資匱乏

在送餐時她沒有防護服,

常穿一件雨衣,

因而被大家親切稱為“雨衣妹妹”。

隨著媒體相繼報道,

許多人認識了這位性格爽朗的四川姑娘。

在武漢街頭,

“雨衣妹妹”經常遇到大家的閃燈、按喇叭等鼓勵,

這使她非常感動。

與此同時,

“雨衣妹妹”藉助媒體報道的機會,

一直為籌集物資而吶喊。

她呼籲說,

隨著大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希望更多具備防護條件的大型餐飲能馳援武漢,

醫生吃飽吃好才有力氣跟閻王爺搶人!

3月20日,

“雨衣妹妹”在鏡頭裡深深地對網友們鞠了一躬,

含著淚轉身離開武漢。

在武漢的50多天裡,

“雨衣妹妹”為醫務人員送出2萬餘份熱氣騰騰的免費盒飯。

除此之外,

她還幫助籌集了大量的醫護物資,

快餐點也成了“愛心中轉站”。

“雨衣妹妹”的行為不僅在中國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也鼓舞著世界同胞參與抗疫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說,

“他們的勇氣使我充滿信心,

年輕人可以展現出人類最美好的一面。”

在武漢抗疫的日子裡,

“雨衣妹妹” 將自己的故事記錄在今日頭條,

觸動了數千萬的網友:

“加油,平安歸來! ”

“雨衣妹妹好樣的!”

“有你這樣的九零後,中國未來可期!”

面對讚揚,

劉仙卻說,

不止只有雨衣妹妹,

請把愛更廣闊一些,

在一線戰鬥的每個人都值得被髮掘和關愛!

2、勇敢走上防疫一線的00後武漢大學生

新冠疫情開始時,

19歲的俞天陽正在家裡陪爺爺奶奶過年。

他打小在武漢長大,

如今是長江職業學院醫藥護理學院的學生,。

通過媒體,

俞天陽注意到疫情越來越嚴重,

立即萌生了做抗疫志願者的想法。

他在網上尋找相關招募信息,

蒼天不負有心人,

報到的那一天,

武漢突然下起了大雪。

俞天陽給老人買好一個月的藥品之後,

匆忙整理了些隨身物品,

揹著書包,

騎了3小時自行車,

在剛剛開始接觸病人第一天的日記裡,

俞天陽寫下:

“真的看到病人那一刻,

我的心跳突然間變快了。”

俞天陽說,

其實自己並不是不怕,

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既然上了一線,

就不能害怕犧牲,

恐懼並不能戰勝疫情,

但科學和勇氣可以。

這位19歲的少年,

將自己的抗疫故事分享給了頭條網友,

收穫了認可和鼓勵:

“好孩子有擔當!”

“在你們身上看到了希望!”

面對洶湧而來的疫情,

尚是00後的俞天陽 沒有逃避。

他比喻說:

“自己家裡出了事,

隔壁都來幫忙,

我們武漢人更是義不容辭。”

3、被稱作“高材生”的博士志願者

32歲的武漢人胡俊,

收到社區發佈的志願者招募消息以後,

心動了。

此前,醫護人員的故事已經無數次地感動他,

讓他熱淚盈眶。

不過,他也有擔憂,

因為妻子已有兩個多月身孕。

意外的是,妻子非常支持,

還稱如果沒懷孕就跟他一起去當志願者。

於是胡俊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

2月12日,

志願者胡俊上崗了,

由於社區防護物資緊缺,

他特地翻出一套舊衣服作為工作服。

胡俊的第一件工作是搬運愛心蔬菜。

他和另外一名志願者協同社區工作人員,

一共搬運了幾十噸蔬菜物資。

忙碌了四個多小時,

胡俊手指被磨破了皮。

有了工作經驗之後,

胡俊慢慢勇敢起來,

到了後面,

主動承擔起網格巡查的工作,

每天入戶排查,詢問體溫,小區巡邏。

熟悉的小夥伴都稱胡俊為‘高材生’,

因為他是社區志願者中學歷最高的人。

胡俊博士畢業於中國香港城市大學,

目前是武漢理工大學道橋中心副研究員。

白天做完志願者的工作,

身為高校青年老師的他回家以後,

還要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

‘高材生’志願者胡俊 將自己的抗疫故事分享在今日頭條,

激勵了網友們對武漢抗疫的信心。

“武漢人民好樣的!”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胡俊說,

這場戰役,

不論職業,

每一個武漢人都不會缺席。


要相信善意的力量。

今日頭條記錄和傳播日常生活中的正能量故事。

這些故事或許很小,

但蘊藏大愛,

足以讓人淚流滿面。

我們想讓這些故事,

去影響更多的人。

讓更多的人身體力行,

加入傳遞正能量的隊伍。

如果你的身邊有正能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