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门,承载几代老重庆人的集体回忆!

“走,逛朝天门!”

在重庆人心中

这是一句再熟悉不过的话

提起朝天门

很多人第一时间

就会想到人群密集而热闹的批发市场

言子妹妈妈那一辈的人

最喜欢逛的是大生和大正商场

两个商场被一条窄窄的马路隔开

马路上车流和人流打成一片

路两旁也是人头攒动

用“人行如蚁”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来这里的男男女女

不管是逛街还是拿货

几乎都是人手一个或者几个大货袋拎着

在街上,别说是逆着人流走

你就是顺着人流走

也会被周围扛着或拎着的大货袋

撞个措手不及

这些看似很市井无序的生活

在言子妹看来

其实是朝天门的一种包容

那时的朝天门批发市场生意兴旺

还会走时装秀

来往朝天门的货船和夜行车

24小时通行,车灯、街灯通明

沿线忠县、丰都、奉节、万州、涪陵、的人

也会坐轮渡到朝天门

那时坐轮渡不但能花最少的钱回家

还能在河边买生意人带来的货物

原本宽敞的街道

依旧被麻袋、货物占去一半

街巷的大小喇叭

至今用重庆话豪爽叫卖

每栋楼、每个区、每层楼的个体户

每天实在太忙

他们习惯把包挎在身后

一边手拿记账本点货,一边揽客

如果是散客来买衣服

老板也没空招呼你

更不会让你随意试穿

除非是选好了款式付了钱

老板才让你上身试

到了中午

无论商人还是逛客

沿街而坐,大小板凳一摆

不谈职业,无关年龄

你点一碗豆花饭

我要一份盒饭

一面之缘,吃完各自赶路…

时过境迁

曾经如此繁华的朝天门

也摆脱不了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日渐萧条

由于网络购物的发达

来朝天门买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

老板们的日子也没以前那么忙了

随着时代消亡的

还有重庆特有的“交通工具”——棒棒军

说起棒棒和朝天门的关系

一两句是说不清的

简单来说

没有朝天门批发市场

棒棒们没有足够的收入

没有棒棒

朝天门批发市场就会周转不灵

棒棒们用他们的双肩

扛起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而如今

你已经很难在街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连在朝天门批发市场

也是形单影只

曾经浩浩荡荡的棒棒大军

十有八九都已改行

那佝偻的身躯

也只能永远在记忆里了

不过,庆幸的是

重庆人的另一个记忆——朝天门缆车

也将要重建了

依山而建、靠着缆绳,

上下穿行于江边、山腰的缆车

这曾是重庆人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在停摆10年后

这座缆车计划要原址复建了


1984年开业那时

票价是下行5分,上行1角

很多大人带着孩子上上下下坐起耍

整整折腾了一天才肯离去

因为减轻了大家爬坡上坎的痛苦

缆车一直以来生意都很好



曾经,提到朝天门

关键词是码头、广场、批发市场等等

而未来

也许是来福士


毫无疑问,自建成之日起

它便将成为一座「超级网红」建筑

因为它的存在

也许朝天门会再次受到游客偏爱

成为来渝「打卡】必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