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大学里那些令人无语的官僚主义

大学,一个多么青春洋溢的名字,在上大学前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对它充满憧憬与向往的。可是当真的进入这个小社会、小圈子,你或许会发现,这里发生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值得期待。这是一个充斥腐败、堕落的地方。

学习篇

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还保有高中时的部分习惯,比如按时睡觉、课后自习等等。但等到几次期末,发现试卷根本没有区分度,考的分数是种玄学时, 是否还有兴趣再坚持下去?载进一步期末考前考题范围大都会被划定,只需花上三五天就能应付掉考试,你是否还会坚持?再来,如果所学科目与其他科目联系度极低,学完就不会用上,第二年就会忘干净,你是否还有还会认认真真地去上课看书?久而久之,没几个人认真上课,烂的烂在网吧,积极地跑去学生会或做比赛项目。

学生会篇

看着台上高谈阔论的学长你是否有着艳羡的感觉?羡慕的龟龟偶,忙里忙外给学校搞活动,自己辛苦不说,还要无缘无故被指导老师训。你说学校给一个活动任务吧,让我们组织至少要给经费吧?可跑去申报时主管老师那脸就像我们要拿来自己花一样。弄到现在,一个校级(十多个学院)的活动,就给报了一千不到的资金。搞个锤子呦,有时候没办法,还只能部长副部们自己往里面垫。办好不说,办得不好还得检讨,不干了还要处分。你说我来这儿到底是图个啥?

其实这还是好的,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像我们直面阎王还能有点办法。但在其他“实权”部门,比如现管的宿管部什么的。你要是和部长副部认识,查晚归什么根本不用管。但你若不认识,一次迟到哪怕一分钟人家委员就是要记你,还一副“刚正不阿”的形象。

比赛篇

或许你会觉得大学里的比赛项目(指大小挑、节能减排等学术类比赛)高大上,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才能去做。(没错,直到大三前我都是这么认为的,以至于到了大三才参加过一个项目)但事实却是,大半项目都是只社科,少数科研类也只是初步研究的水平。想想也能够理解,毕竟只是本科生,能有多大水平,能整理一篇单一领域文献已经很不容易了。于是乎,比赛的存在仅仅只是镀金的作用,而缺乏实际的锻炼能力。不过这镀金功能却是异常有效,几个哪怕没读过大学的人也能做的“伪项目”可以为你获得大量的证书,很快你的综合成绩就能甩开那些不参加比赛的人。

与之相对的——课程设计,关系个人学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哪怕你做到最好也不过给你个学分,给你个优。虽然实际上工程更大,但对你后续发展毫无意义。毕竟,找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对HR说我得过某某某奖,但总不能说我课设被老师打了优秀吧?久而久之,课设不过是应付教学检查的东西,哪怕教师也不会在意,甚至会随便给个范本,让学生抄。

教师篇

世界上有一些职业、天生神圣,教师就是其中之一。但大学的教师可能会颠覆你的常识,因为大部分的他们——教学只是副业。或许是现行规则,或许研究才能给他们想要的“前途”,教学从来不是他们的工作重心。读PPT什么都只是常态,有的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内容(他喵的拿几年前的教材,上换过教材的课)。所以自学才是王道啊!!!其实你不想教大家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你忍者恶心来恶心学生,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一面这么教,另一面又在年纪大会上大谈阔了,说某某班学习态度有问题,就非常非常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