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令人头疼的文学理论,该如何入门?

荐书|令人头疼的文学理论,该如何入门?

大家好,这里是西西课堂。前段时间,很多要考研的学弟学妹,发私信问我文学理论要怎么复习?甚至还有很多我推荐过入门书籍后仍旧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而多次咨询的学妹。这是鼓励我写下这篇文章最原始的动力。


当然,我自己也仅仅是文艺学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眼界和知识水平有限,仅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分享一些经验,最主要的还是以推荐书目为主,余下的工作就是大家自己认真读书,建构知识框架和网络,明晰细节知识点。

所举书籍,大部分只是在我的阅读范围内。难免挂一漏万,还请多批评指教。

一 、学什么

对很多人初步接触“文学理论”的人来说,尚不明确“文学理论”学的到底是什么。通俗来说,就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和批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得许多人对其产生“高山仰止”的错觉。其实用对了方法, 是可以快速入门的。

二、 怎么学


不论学习哪门课程,知识框架都是必要的。理论学习更是如此。众多的理论流派和文学思潮,往往容易给初学者造成很多的困惑。所以我推荐的学习方法还是“框架+知识点”的思路。

首先,需要明晰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文学”是什么,文学的一些基本词汇的概念(这个可以结合文学史来理解和补充学习)。当然,由于文学理论和批评支派众多,所以需要先明晰大的理论流派。然后再找相关的书籍深入阅读,加深理解。

例如文学理论发展一个大的思路就是从“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所谓“外部研究”就是关注文本之外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时代、地域等等多种因素,这种研究代表性的批评方法是社会——历史批评,代表理论观点如丹纳的“三因素”说等。

随着19世纪语言学转向,文学研究转向“内部研究”,随之而起的是对作品内部因素的研究,主要有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现象学(阐释学)等等。随着内部研究兴起,读者的作用也得到了重新认识,“读者反应批评”兴起,读者反映批评、接受美学等文学批评思潮出现。

从文本叙事出发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叙事学。国内外关于叙事学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此外随着马克思主义兴起,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讨论也进入大众视野,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等,当前国内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正热。

不同于以上分析,而从精神分析出发,形成了精神分析思潮和流派。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等,都是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

三 、基础书目推荐

关于基本知识入门,推荐阎嘉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和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这两本书在内容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可以对比学习,吸收不同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

《文学理论基础》一书从艾布拉姆斯的视点理论出发,从模仿说、再现说、表现说以及文本中心论四个大的方面,带我们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采取了中西对比的“双线”思路,总结中西方同一理论下的不同批评。(关于这本书的复习思路,后面会有专文介绍。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这本书从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等几个角度,对文学进行了讨论,堪称经典理论著作。

中国图书网对《文学理论》的评价:“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全国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全国许多高校指定为中文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出版以来,即作为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全球范围内专家、教授以及广大学生的欢迎。

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

《豆瓣阅读》上如是介绍这本书:乔纳森·卡勒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理论”。他没有描述各个“学派”之间的争斗,而是勾勒了理论所倡导的各个关键的“流变”,直接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内涵。

此外还有一些高校课程教材,推荐章辉、邓新华主编的《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教程》、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主编的《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这两本书都是分章节专门介绍某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可以较为深入的了解特定的文学思潮和批评方法。

本书把现代批评理论分成四个支柱体系和四个新生体系,外加一个体裁分论部分。四个支柱体系指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阐释学、精神分析、形式论。四个新生体系是指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性别研究、后殖民主义。

此外,关于“文学是什么”这一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思考,有众多文学理论家进行了深入思考,根据个人阅读经验和兴趣,推荐特雷·伊格尔顿。

1983年出版的《文学理论导论》,又翻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An Introd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伍晓明翻译版本最佳)导论中,伊格尔顿开篇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分别从5个章节对20世纪西方的文学思潮进行了批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的文学批评都是政治批评。

在20年后,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商正译)(2003)中,提出”文学死了吗“的口号,在他看来似乎”文学已经死去了“。

10年后,伊格尔顿在最新力作《文学事件》(中译本已出)中,提出了对”文学“的新看法,他在这本书中,将30年前《文学理论导引》中导论中提出的五个因素,分为五个具体的因素来逐个分析。

借助维根斯特坦的“家族相似理论”,伊格尔顿从语言、虚构、伦理、非实用性以及规范性5个因素出发,探讨文学本质。最后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反应策略(strategy)。但是,他始终坚持文学无根本的本质,即“无本质主义”。

叙事学理论推荐胡亚敏《叙事学》。这本书中主要对叙事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对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及叙事策略做了分析,很薄的一本书,内容容易理解。

热奈特《叙事话语》。胡亚敏的《叙事学》分析总结西方的叙事理论,并分析研究了中国的叙事理论。

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

这三本书讨论了叙事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时间、聚焦、分层等等,阅读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以上书目主要是入门级别,强化基础知识。以下书目主要为原典,更有难度和要求。(均为文艺学专业或者文学理论爱好者必读书目)

西方: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

贺拉斯:《诗艺》(两封信,内容短小)

朗吉弩斯:《论崇高》

莱辛:《拉奥孔》(很薄的一本书,内容易懂,看朱光潜翻译的版本)

尼采:《悲剧的诞生》、《上帝死了吗》(后现代主义滥觞之作)

更有挑战性的可以阅读哲学、美学的相关著作。

黑格尔:《美学》



康德:三大理性批判(可以尝试看《判断力批判》)

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书籍,多而且难度比较大。推荐基本代表性著作:

卢卡奇:《小说理论》、《审美特性》、《历史与阶级意识》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德国悲剧的起源》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爱欲与文明》

葛兰西:《文化霸权》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杰姆逊:《政治无意识》等等。

中国古代: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

这两本是通识性的,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

专门的文学批评著作推荐以下: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四卷本最佳)

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严羽:《沧浪诗话》

四 、美学书籍推荐

文艺理论与美学、哲学、历史是无法截然分离开的。在西方古代的文学理论主要就是从各种艺术现象中而来。关于美学,推荐以下基本: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宗白华:《美学散步》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又名《美在意象》)。

学习是私人化的,能力与阅读有限。可以在此基础上阅读其他通识性书目,最好是能够说清源流与发展脉络和结构的书籍。可自行补充阅读原典文献。以上,望诸君能获所需。若仍有疑问,可以简信我。欢迎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