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录丨尊仁去利,以正风俗


知足者常乐。供图/盛建峰先生。

明教曰:太史公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不觉置卷长叹,嗟乎!利,诚乱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原者,始也。尊崇贫贱,好利之弊,何以别焉?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则法乱;在私者,以欺取利则事乱。事乱则人争不平,法乱则民怨不服。其悖戾斗诤,不顾死亡者,自此发矣。是不亦利诚乱之始也。且圣贤深戒去利,尊先仁义。而后世尚有恃利相欺,伤风败教者何限。况复公然张其征利之道而行之。欲天下风俗正,而不浇不薄,其可得乎。

【注释】

①太史公: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早年游历各地,遍访民间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得读国家藏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等人改定太初历。汉将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率军投降。司马迁因为之申辩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其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②孟子:即孟轲,字子舆,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历代尊其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反对虐政害民。其所著《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③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君,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为梁惠王。据《史记》上记载,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6年),魏惠王在军事上屡遭挫败,于是就以极其卑恭的礼节、厚重的礼物来招纳有才德的贤者。当时邹衍、淳于髠、孟轲都来到大梁。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没有才德,军队屡次被外国挫败,太子被俘,上将战死,国家因而空虚,以致玷辱了先君宗庙和社稷,寡人深以为耻。你老人家不远千里,屈尊光临我这破败小国的朝廷,想必有什么高明的办法,能为我国谋利?”孟子说:“身为国君,是不可以像这样谈论有关利的问题。如果国君想获利,那么大夫也想获利;大夫想获利,则平民百姓都想获利。上下争着获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作为人君,只要推行仁义就够了,讲利有什么用呢!”

【译文】

明教大师说:从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一书,读到梁惠王问孟子说:“你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敝国,想必有什么高明的办法,能为我国谋利?”太史公不觉把书卷放在一边,无限慨叹地说:“哎!梁惠王一开口便提出一个利字,岂知这个‘利’字,正是天下祸乱的根源啊!所以,从前孔夫子教学,很少说到‘利’这个字,也就是为了常常提防,避免产生祸乱的本原。”所谓原,也就是始的意思。要知道,无论是位居尊崇的帝王,或者是贫贱的百姓,如果一味地谋求私利,都将产生出各种不同程度的弊病,决不会有什么区别和例外。比如那些为公执政的人,如果取利不公正,国家的政策法令就会产生混乱。从个人方面说,若是怀着欺诈之心以谋取私利,处事就不可能公平合理。处事不能公平合理,人与人之间就会争闹不休。国家的政策法令混乱,百姓就会对当今执政的人怨恨不服。于是,所有叛逆、造反、暴动、斗争,甚至不顾死活的事,都由此而发生出来了。这样说来,‘利’这个字不正是一切祸乱的根源吗?”

所以圣贤总是深刻地警戒人们要去除利欲之心,而尊崇仁义。然而后世却有许多人不但不肯遵行圣贤的教诫,而且还恃着自己的权势,为谋取私利,做出许多有伤风化,败坏礼教的事。更何况还有人公然想以征利的办法来治理天下,这样,要使天下风俗纯正,而不致于浇漓衰薄,又如何能够呢?

【提要】

这一篇意在教诫人们,应当除去利欲,尊崇仁义,才能避免国家祸乱的产生,才能端正社会的道德规范。

【编注:本文选自《禅林宝训注释》,《禅林宝训》,宋沙门妙喜竹庵共集,东吴沙门净善重集,凡三百篇,大概使学者削势利人我,趋道德仁义。此书古来即盛行于禅林。本文为演莲法师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