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浑水"太“浑”,只怪瑞幸无“信”,瑞幸咖啡能存活吗?

近日资本市场的热词无疑是“浑水”。1月31日,美国估空机构“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指责瑞幸自2019年第二季度起财务造假,并提供了大量“实锤”。瑞幸股票从最高点51.38美元跌至只剩5.38美元,只剩“渣”,跌掉近90%,并拖累整个中概股,唯品会、迅雷、虎牙等中概股跌均超过6%,瑞幸造假事件对在美中概股和往后融资影响巨大,尤其在“诚信”上又留下了“污点”。

俗话说“苍蝇不叮不缝蛋”,浑水公司究竟有多"浑"?看它的名字便知一二,再看它的诞生和过往“战斗绩”便知非等闲之辈。浑水调研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2005年来到中国,对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创业文化有一定研究,会说中国话。2009年,34岁的卡森·布洛克创办了浑水公司,公司名字便来自于中国的成语“浑水摸鱼”,结合中国早年的"蓝田"造假和近年乐视、“扇贝跑了”等事件,可见他对中国部分新兴创投的“浮躁”特点是有较深入研究的,公司主要曝光在美上市的中国小公司的虚假财报和欺诈行为,几乎每次都能“精准狙击”。11年来浑水公司共对18家中国上市公司“做空,2010年精准做空绿诺科技和东方纸业,导致绿诺科技直接摘牌退市,随后又对分众传媒、新东方、网秦、辉山乳业、敏华控股、好未来、安踏体育等17家上市公司做空,辉山乳业也被摘牌退市,相关上市公司被“浑水”盯上以后,股票暴跌,投资人赔偿诉讼纷至沓来,让上市公司疲于应对,“即便宜不死,也掉了几层皮”,迄今为止,被浑水做空过的上市公司已有6家被摘牌退市。如今浑水来势汹汹,做空瑞幸咖啡,而且有理有据,瑞幸能招架得住吗?我们还能继续喝瑞幸咖啡吗?

当然,浑水公司也有“走眼”的时候,对中概股的狙击也并非总能成功,也曾败北,2011年6月28日浑水公司发表对展讯通信的做空消息 ,除了就“2009年展讯CFO、审计委员会、审计师几乎同时离职”提问外,还问了以下问题:展讯融资4400万美元前夕财务总监离职;2010年展讯在中国大陆的增长和产品的销量;运营现金流异常增长;收购MobilePeak的理由;股东基金是否将被用于购买内部人士出售的股票四大质疑。当晚,展讯股票从13.68美元跌至最低8.59美元。但展讯公司立即进行底气十足地有力回应,第二天股票即大幅反弹,并几个月持续上涨。浑水公司CEO面对展讯的回应,也只能说“此前对展讯财报有误解 质疑旨在寻求对话” ,承认质疑缺乏根据。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从名字来看,Luck-in(the capital market),应当在资本市场很幸运,好名字有顺风顺水的好“彩头”,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股票会比较欢迎,“既好喝又幸运”,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中彩”。当然,责任不在他人,在其自身在诚实问题。

4月5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全文如下:

对于此次涉嫌财务造假事件,及其所造成的极恶劣影响,瑞幸咖啡在此向社会公众致以最诚挚的道歉。涉事高管及员工,现已被停职调查。瑞幸咖啡董事会已委托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及其委任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全面彻底调查。公司会第一时间向公众披露调查结果,并采取一切必要的补救措施,不回避就此事带来的一切问题。对于任何涉事人员,公司将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不会包庇,绝不姑息!

一众资本在瑞幸咖啡上市前后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享受空前豪华的资本"盛宴",东窗事发后没找“临时工”,还是找了个高管背锅,瑞幸草率地“壮士断腕”难免有“丢卒保帅”之嫌,意在争取更多博弈机会。

作为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朋友圈致歉:

  “感谢很多朋友的关心问候。出事以来,我非常羞愧、痛心。瑞幸创业初衷是想做一杯好咖啡,服务千万用户。但是造假事件出来后,让太多人失望、受伤!包括一直信任我们的投资人、合作伙伴,喜爱我们的消费者,还有兢兢业业的瑞幸员工和他们背后的家人。

  我个人非常自责。无论独立委员会的最终调查结果怎样,我都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全国数千家门店,数万名员工还在正常运转。这种特殊时期,我需要给一线员工们打气,他们都是勤勤恳恳服务客户的好员工,是无辜的。我说“元气满满”,是要给小伙伴们打气。这个时期,我们更要稳定住运营,持续服务客户。

  过去两年公司跑的太快,引发很多问题,现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为董事长难辞其咎!借朋友圈向所有人诚挚道歉 — 对不起大家!

  我接受一切质疑和批评,并会尽全力挽回损失!”

瑞幸咖啡于2019年05月17日,不足一年,前后多轮融资:
2019年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再次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愉悦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参与。对于瑞幸咖啡来说,从来没有放弃任何“蹭热点”的机会,"小蓝杯,厦马爱!央体体育助力瑞幸咖啡","牵手2020厦门马拉松"、瑞幸咖啡成上海草莓音乐节唯一指定咖啡品牌,一个曾经的网红品牌,烧钱模型下的产物,现在看来就是资本在营造表面繁荣。实现中国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最短纪录。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过程,但很多人仍然笃信,上市了就成功了。

略懂财务知识的人都要知道,三张表有很严密的钩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是比较清晰的,金额差异只要不突破审计的“重要性原则”是不会有问题的。2008年瑞幸咖啡总营业收入不足7.63亿,2019年虚增的收入就达22亿,如此大的资金黑洞,在财务报表及其明细上看不出来吗?管理层和一众大股东、董事会成员、会计事务所和独立董事都为何集体“沉默",普通人都能知道“不简单”。

4月3日,中国证监会罕见发布公告强烈谴责瑞幸造假事件,表示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美国法律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可谓是“零容忍”,根据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如果瑞幸咖啡违法行为一旦证实,瑞幸公司、审计机构及相关法人和个人或将面临巨额行政罚若,调查发现相关行为触犯刑事法律,还将面临最高可达20年监禁。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机构新进入场。从机构持股明细来看,投资者不乏美国银行、瑞银等国际知名投行。此外,在今年1月,瑞幸咖啡还通过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海通国际证券、和发行900万美国存托股票(ADS),其中股东发售480万股。

事到如今,中国咖啡“故事大王”面临的结局极不乐观,国内资本的“浮躁”和铤而走险令人堪忧。现在我们关心的不再是能否继续喝"瑞幸"咖啡,造假者关心的却是还能否继续喝投资者的血,瑞幸造假事件,将会极大地影响中资背景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形象。在今后的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走出去”的道路上,将会为此承受更多的质疑甚至打压和极端不信任,所谓“无信不立”。今后中国企业想要从国际投资者和私募基金募集发展资金将会更难。

如今在全球疫情来势汹汹,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经营已非常不易,当下可谓资本和实业的严冬,瑞幸咖啡的造假者们,你们带给我们海外投资者的是雪上加霜,我已不再喝你们的咖啡,因为事关“诚信”。(请支持原创,诚意关注,关注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