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26首古诗欣赏诗人笔下杏花飘香

四月春风吹拂日,正是杏花漫天时。清明前后,有“花君子”美称的杏花次第开放。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在此期间还应多宅家,少出游,那么如何才能与这“花君子”近距离接触呢?早就为您准备好了“神器”——关于杏花的26首绝美诗词。愿大家能在杏花诗词的美妙意境中得偿所愿。

寻 仙

(唐) 张籍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日 日

(唐) 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杏花

(唐) 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 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上清词

(唐)张继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杏花

(唐)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杏花

(唐)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

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杏花

(唐) 吴融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杏花

唐·吴融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蝶恋花·春景

(宋)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偶题

(南宋)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依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北陂杏花

(宋) 王安石

一波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咏杏

(宋)杨万里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

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绝 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玉楼春·春景

(宋)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临江仙

(宋)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

(宋) 苏轼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

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夜阑相对梦魂间。

点绛唇

(宋) 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浣溪纱

(宋)晏几道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

落英飞絮冶游天。南陌风吹舞榭,

东城凉月照歌筵。赏心多是酒中仙。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宋·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

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

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画楼春

(宋) 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馀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

暮寒轻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画堂春·春情

(宋)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阮郎归

(宋) 晁补之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

重来草露湿人衣。无花空绕枝。

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

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

杏花杂诗

(金)元好问

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是太憨生。

杏,树大,花多,根最浅,以大石压根则花盛。叶似梅差大,色微红,圆而有尖。花二月开,未开色纯红,开时色白微红,至落则纯白矣。花五出,其六出者必双仁,有毒。千叶者不结实。

《山海经》:“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庄子》:“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西京杂记》:“上林苑有蓬莱杏,又有文杏,谓其树有文彩也。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

《池州府志》:“铜陵杏山,昔传葛仙翁尝留此种杏,下有溪,落英飞堰上,名花堰。”

——《广群芳谱·第二十五卷·花谱·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