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跟周星驰“鸡头和鸡屁股”之争后,许冠文辉煌不再

提起香港喜剧,大多数80后90后都会想到周星驰,而周星驰也被大家奉为“喜剧之王”。

毋庸置疑,在那个网络并不普及的时代,星爷的“无厘头喜剧”充实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但我今天要说的这位香港电影人,是香港金像奖的第一位影帝,也是香港电影辉煌盛世的喜剧大师

更是早于周星驰之前,真正的喜剧之王。

他就是“冷面笑匠”许冠文。

许冠文四兄弟,文、武、英、杰齐聚,还个个有出息。

最出名的应该是许冠杰,被称为“歌神”,粤语流行乐开山鼻祖。

也出演过很多经典电影,如《最佳拍档》系列《笑傲江湖》《卫斯理传奇》等,在四兄弟中算是形象最佳。

许冠英因形象出演了很多电影的丑角,如林正英《僵尸先生》系列,也算是比较有名。

三兄弟中数许冠武低调,只是偶尔客串电影,大多从事幕后工作。

被称为“一门四杰”的许氏兄弟开创的“鬼马喜剧“,是最初的港式喜剧模式, 在香港喜剧电影史上,更是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左起)许冠杰、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文

在许冠文之前,香港喜剧一直是轻喜剧、或是说唱形式存在形态,代表导演有李翰祥《大军阀》。

1972年,许冠文主演的李翰祥的喜剧《大军阀》大卖,许冠文也从小荧屏谐星成功跻身大银幕的一线喜剧演员。

许冠文擅长表演,但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天马行空的编剧才华和电影的掌控能力。

1973年想做导演的许冠文拿着自己创作的《鬼马双星》的本子找邵逸夫商谈合作拍摄,利润均分。

在邵逸夫以“剧本太差”为由拒绝之后,许冠文找到了从邵氏出走刚成立嘉禾的邹文怀。

1974年,纯粤语对白的喜剧片《鬼马双星》上映,票房625万港元,打破了李小龙的票房纪录。

邵逸夫曾在回首时感叹,自己一生中错看了两个人,一个是李小龙,另一个就是许冠文。

而作为鬼马喜剧形式的奠基者,许冠文的电影大多讲述的是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反映草根趣味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也恰恰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每个人都渴望出头,每个人心中又有很多无奈。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我们再次翻阅起许冠文的作品时你会发现,

无论是《鬼马双星》,还是《半斤八两》、《卖身契》等,这些电影都具有极强的社会写实色彩和讽刺意味。

1975年,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了《天才与白痴》(以455万票房获得当年票房冠军)。

该片以嘲讽方式讲述了精神病院里的故事,讽刺天才被聪明误,白痴反倒成天才;从而对社会及人性进行夸张的暴露讽刺,对社会进行尖锐的批判。

1976年,由嘉禾公司出品,许冠文导演,由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主演的喜剧《半斤八两》,首轮公映就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纪录,成为整个1970年代香港最卖座的电影。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许氏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半斤八两》中,香港经济腾飞时的社会众生相,在许冠文的镜头下一览无余。

这里面有整日奔波忙碌的打工仔,也有善于压榨的吝啬老板。

许冠文构思精心, 人物角色滑稽而有个性,将一个吝啬抠门的侦探社老板演绎得相当出彩,这也是许氏兄弟电影高密度笑料的巅峰之作。

片中不少桥段被后来的导演不断模仿借鉴(2004年,韦家辉拍了一部《鬼马狂想曲》,故事原型就是《半斤八两》,里面致敬了许氏电影的大量桥段。)

小人物的生活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小人物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盛行,是时代和大众自我选择的结果。

在殖民文化的夹缝中, 香港市民的压抑与激情、青春与梦想都能够在许冠文民生喜剧中得到慰藉。

影片的主题曲《半斤八两》也唱出了一代香港人的心声,至今仍是经典。

此后,许冠文喜剧常聚焦于社会底层市民, 描绘他们的生活状况。

在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中,表现着逆境中求生存的草根精神。

1981年,许氏兄弟推出电影《摩登保镖》,许冠文还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第一届的最佳男主角。

在拍摄完《摩登保镖》之后,许冠文编演了《神探朱古力》《鸡同鸭讲》《合家欢》等影片,并六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两次最佳编剧提名。

此间,许氏兄弟各自单飞,偶尔合作出演。

1987年,许冠文也离开了嘉禾,1990年,许氏兄弟再次合作拍了《新半斤八两》。

但此时因时代变迁、双周一成的崛起,许冠文的票房号召力已经开始减退。

1991年,香港演艺界为大陆赈灾拍摄的《豪门夜宴》,参演明星达200多人。

压轴出场的就是许冠文与当时如日中天的周星驰,两位喜剧大咖曾演过一段关于「鸡头和鸡屁股」的口舌之争。

一个看似平常搞笑的镜头,却被很多人看作是香港新老喜剧之王的传承。

在经历了1995年《富贵人间》和1996年《创业玩家》的票房失意后,许冠文逐渐转入幕后。

最近我知道的电影就是2006年与成龙、古天乐合作的《宝贝计划》,以及2016年的《一路顺风》。

此时的许冠文,已然老去……

回顾许冠文的大半生,他最为人公认的贡献是开创了本土市井喜剧的先河。

许氏喜剧中怪异夸张的动作、造型,惊险刺激的场景、无厘头的各种语言等等,这些桥段日后也被不断模仿,发扬光大。

以至于几乎后来香港喜剧电影中用到的所有桥段,都能在他七十年代的几部经典喜剧中找到。

我喜欢周星驰无厘头下隐藏的悲剧,更喜欢许冠文“市井之气”下表现的讽刺嘲弄。

如今时过境迁,新一代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也已是退居幕后,不知何时还能看他演戏。

老一代的喜剧之王许冠文就更不用说了。

唯有怀旧。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谢点赞和关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