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踏青三月三,最是一年多情时



春游踏青三月三,春风扑面柳含烟。

最是一年多情时,杏白桃红醉人眼。

——摘自当代不知名诗人赵国俊《春游》。


说到春游踏青,自古以来,才子佳人,名流居士,官宦人家,或独身一人,或双双结伴,或三五成群,甚而四十余人兴师动众,无不在美好的春季里或饮酒寻芳,或赋诗作词,谱下一曲曲春望、春怨、春思、春欢。。。。。

这些情感,就让我们在诗人的古诗词中一探究竟吧。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代春日行》是南朝宋诗人鲍照一首三言乐府诗。这首诗的前八句写陆游之乐。接下去的八句再写水游之乐。最后两句写春游中的青年男女彼此产生了爱慕相思之情。诗人说两相思两不知,这份情愫恰在貌似不知实则心中暗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思帝乡》是唐朝诗人韦庄的一首词,它描写一位天真烂漫、热情大胆的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爱情和幸福,表现了不顾一切封建伦常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主题。实属不易。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唐朝诗人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本已约好白居易一同春游,可是白诗人居然爽约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虽然没有和韩愈同游钱塘湖,但是这首西湖游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已是春天诗里名句。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佩,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宋朝秦观这首《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与众不同,别人是寻人,他却是在怀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寻春遇艳,却重寻不遇。还是一样的春光烂漫的季节,还是一样的花木扶疏的门户,然而,“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最后我们把目光投向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就让我们在这“天下第一行书”里慢慢去发现吧。




转眼已过三月三,古人如此雅兴,如此多情,今天的我们赶快走出家门,莫辜负这美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