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所谓的“经验”和“优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机”

有感而发,感从“评论”中来。在刷信息的时候看到自己发的一个视频被某一个网友评论了,语气中充满了一种“不屑”和“优越感”。是因为我之前发的一个上海迪士尼“飞跃地平线”的视频。

该网友的评论

这是2016年迪士尼乐园开园,我们收到33俱乐部邀请去参加VIP体验的时候拍摄的——对,就是那个后来引起热议说有多花钱的人插队的VIP项目。那是很多人第一次体验“飞跃地平线”,这个项目带来的体验相当震撼,后面也被证实了它的确是上海迪士尼的王牌项目。

就是这样的一个视频,因为有我几个朋友的惊叹声,被戴上了一个“这辈子也就去一次迪士尼了”这样的评价。那我们就从这种“优越感”来入手,聊点什么吧。


不要让旅行中的快乐,成为成长的“代价”

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快乐越来越少的过程。我相信这位评论的网友一定是个有“阅历”的人。

学生时代的快乐

我想大家都很有体会。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我也拼命地回想三十多年的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候。我想起了童年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去吃5毛钱的“花脸儿”雪糕、

想起在家后面的空地上突然看到的蝴蝶、想起了中学时候打篮球投进三分,女生的欢呼。突然发现,很多关于“快乐”记忆都是停留在学生时代,而自从毕业进入社会开始工作,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就开始越来越少,慢慢不见了。


我记得因为刚开始做旅游,做的是邮轮行业,2014年公主邮轮进入中国开始运营日韩航线,因为被邀请参观航线和后面带客户的关系,我一年去了4次韩国首尔的景福宫。而且是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去了一次。感受也从第一次的好奇、欣喜,到第四次的平淡无奇,我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百无聊赖的连拍照都不想。

韩国景福宫

同行导游发现我完全没在听他说话,主动跟我说:“那位小哥,你要听我说话啊,你不听我说不就白来了?” 我说:“我一年来了四次了!我都知道哪个房子是宫女住的、哪个房子是太监住的!” 她笑了:“可是你发现每次开的花都不一样吗?你知道哪个宫殿被整修过吗?你发现宫殿的脊兽不一样了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她连珠炮一样的发问中,我发现我的确错过了很多东西,很多就身边的美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开始忘记去发现旅行的快乐,只是依靠着所谓的“经验”和多次来到某个地方“优越感”,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了解,什么都知道了,却让那本应填满整个行程的“愉快感”——就像学生时代那简单的“快乐”一样,彻底消散了。



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作祟,当一个人接触某种东西多了,就会慢慢对它带来的体验越来越没有感觉。而起码,“旅游”不应该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地方,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游玩这里的娱乐项目、品尝这里的美食的时候,如果他非要把其他地方的“经验”和“感受”套在这个地方,认为什么都不对的话,旅游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生活已经足够艰难,不要让旅行中也有着“中年危机”


这两年“35岁”、“中年危机”开始在80、90后里流传开来,无非就是许多公司在雇员35岁左右做出裁员、调岗、降薪之类的处理。这类“逆鸡汤”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经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小火慢炖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压力很大的80,90后

几乎一夜之间,许多人工作十几年的“经验”似乎没那么重要,他们身居不稳定的高位也没办法继续带来“优越感”。我觉得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那么为什么不继续保持着想少年时代一样、继续像海绵一样去学习去进步,去寻找目标、而要把自己像块抹布一样丢在一边,紧紧抱着过往的经历和体验不做改变呢?

这过程难道跟旅行中去自己发现别人不会去注意的美景、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快乐不是一个道理么?把一些沉重的过往放下,轻装迎接旅行中的体验,保持一颗童心,也许这样的旅行才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旅行。毕竟放松才是旅行的目的和意义,何必要在寻找开心的路上,让本应是宝贵财富的经验和阅历成为绊脚石呢?

周杰伦——稻香

周董周杰伦的歌曲《稻香》,MV中一个在工作中被上司痛批,承担着妻女家庭的中年男人,最终选择了请假回家。他在这里卸下了自己的伪装的保护壳,在母亲的面前表现出了疲态,最终在故乡的蓝天下、稻田中得到了放松,找到了属于自己童年的那份简单的快乐。


那么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旅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