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原纸齐涨!是假象还是全面涨价潮的开端?

随着清明节来临,包装上游市场又开始风起云涌,以台州森林纸业3月28日连续2轮上调为开端,废纸价格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于此同时,多家造纸厂也以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为理由,试探性的发起原纸涨价函。

不得不涨!新一轮涨价的原因分析

4月2日全国国废市场整体依旧上行,华北地区涨速稍有放缓,仅零星纸厂上调50,华南地区下午以玖龙、理文为首,周边纸厂纷纷跟涨20-100,华东地区依旧是上调的主力军,仍以华南山鹰、浙江山鹰基地为首,周边中小纸厂纷纷跟涨30-100。

这一波涨价的原因,废纸到货减少是造纸厂调价的主要原因。从供需分析,涨价有助于吸引上游将废纸存货出售。

由于废纸价格下跌太狠,从回收小贩到废品回收站、打包站甚至废纸中间商,全都在观望。以浙江为例,工厂废纸上门收购的价格几乎跌破一千元,导致工厂出售意愿极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最上游的废纸几乎停止流动,再怎么想借助高周转实现“薄利多销”,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其次,废纸产生量减少的问题逐渐暴露。过去的两个多月以来,受疫情影响,由于消费整体处于下降,废纸的产出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本身就没那么多的废纸可以回收。废纸真的是不多了!

4月3日全国有70多家纸厂全面涨价。3日全国国废市场大面积上调,华东华北华南三大区受龙头企业的影响,纷纷跟涨,华东地区上调30-100,华北地区累计上调50-110,华南地区上调40-100,本周国废已连涨数日,尤其是龙头企业,提价明显。关于后期国废市场能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继续增长,还需观望主流纸厂动态,建议各商家进出货把握好涨价时机,适时出货。

如果将3月以来废纸拉锯形容为一场战役,造纸厂无疑是胜利者:作为主攻方,造纸厂通过降价刺激,快速补入废纸存货,从一开始的零库存积攒到7-10天的废纸;而打包站在降价压力下,选择快进快出,库存一清而空。

然而,在这里面的发力者和得利者利益分配不均造成了造纸厂的割裂。对中小造纸厂来说,废纸价格是我打下来的,大纸厂却凭借价格优势和体量优势,获取了最大的利润。

反噬!对降价时空原因分析

此外,通过废纸涨价,还可以当做对终端原纸涨价承受能力的试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仍是小纸厂的原纸开始涨价。

从3月31日开始,连续有多家造纸厂发布涨价通知,而且理由基本一致“由于废纸及其它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导致成本大幅增加。迫于成本压力,决定从4月1日起每个等级原纸价格调涨50元/吨。”

从3月25日开始,全国废纸到货量锐减。4月1日,全国废纸到货量只有30%-50%,严重缺纸迫使各地大小纸厂纷纷涨价抢纸保产,更有纸厂单次涨价200元/吨,累计涨幅已经接近500元/吨!

玖龙也在4月2日中午宣布泉州基地黄废涨100元/吨,东莞基地涨50元/吨。随着废纸价格一路攀升,几乎所有造纸厂出现严重亏损,各地纸板厂也开始疯抢原纸准备抄底。


废纸价格跌到这个水平,关键还是纸价过低。由于价格过低,成品纸出售的价格几乎裹不住废纸价格,市场彻底失控。造纸厂几乎在白打工,有纸厂甚至“不玩了”,开始停工。

然而,废纸价格无底线下降的始作俑者是谁?历来天灾、人祸不分家,这一波废纸价格下跌是怎么来的?有专家认为就是小纸厂群体在需求恐慌的情况下集体做局抽空打包站库存,增加原料储备。

趁着供应不足恐慌,大幅度挑高成品纸价格;借力需求不足恐慌,拉低价格大量吃进废纸。然而,人心如烈阳不可直视,玩弄人心者,必将被玩弄惩罚。忘了分析盲从心理,玩弄人心的家伙最终必然受到反噬。在掀起风浪的同时忽视了人类的盲从心理,盲从引起恐慌被指数级放大,继而带动原纸价格暴跌,最终导致大家都不赚钱。火上浇油的是,随着国外疫情爆发,外贸形势急转直下,这远远超过大部分人预料。

每一次暴烈的价格变动必然伴随着某些地方小厂的死亡——所谓疫情加速产业集中度提高,就是不知道弄潮儿们能否避免被“优化”。

小幅稳涨才符合长期利益

对于这波涨价,可以说整个行业都乐见其成。废纸端已经有人拍手等待“涨价盛宴”的狂欢了。然而,对于这些炒家所期待的暴涨,估计是很难实现了。

对于这波涨价的判断,由于废纸供应不足,2020年废纸、原纸持续上涨是趋势。但想要呈现2月的暴涨几乎不可能,毕竟终端需求萎缩的压力在这里。

万一有暴涨呢?人心难测,难免有企业铤而走险重复2月暴涨奇迹。然而,大厂和小厂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割裂,大纸厂的优势明显比小纸厂大,坚持自己的价格策略,废纸涨价原纸继续降价,坐等小纸厂坚持不住倒闭,也是有可能的。而从3月以来的这一轮废纸争夺结果来看,大厂们已经把控住了节奏,存货也充足,理性的角度来看,继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跟随着市场复苏稳步把价格涨起来才是长期利益所在。

当然,也不排除巨头顺水推舟的可能性,但送上门的钱谁不要呢?而下游二、三级厂要关心的是,需求不足,价格又上涨,会不会又像2月的暴涨一样,被收割一波?不得不谨慎。

在整体下行的环境中,纸包装产业链不同环节,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应对,或者说,来让自己活下去。


废纸

上个月,废纸采取压低回收价及快进快出的策略,保持低利运营。可是部分资金大户回收站及部分地区中小型造纸厂,已经开始悄悄抄底囤货期待快速回升。

3月31日,国废市场传来了价格上调的消息,最高上调100元/吨。

华东地区上调30-100元/吨,华南地区上调30-50元/吨,华中地区上调30-100元/吨,西部地区上调50元/吨。

后续废纸价格究竟会不会持续或大幅回升,要看需求有没有可能在一个时间点集中恢复性反弹,同时关注国外公共卫生事件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

原纸

原纸方面,采取的策略是先降废纸再降原纸,就是所谓的降价不降利润,或者微幅让利来保持利润的持续性。

同时,今年涨跌最快的小纸厂开始操作停机保命策略,但是大型纸厂爆仓出货压力大。

大型纸厂在废纸、原纸齐降价的情况下,后续可能会进一步大幅降价,刺激诱导下游纸板厂抄底囤货,如果仓位压力得以减轻,就会同时停机拉升价格。以目前情况来看,废纸和原纸降价情况已经缓解,4月初废纸系和原纸系都传来了涨价的消息。

纸板厂

纸板厂的策略相对简单,对于上个月的原纸降价及纸板降价,底线都是不亏本,目的就是挤掉同行,保住自己的订单份额。

而近阶段的目标,就是维持正常开机,至于是否盈利已在其次。

另外,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传统大型二级厂增加了很多后段纸箱加工设备,新增的纸箱产能因为需求不足,又导致这部分产能严重过剩。

同时,由于需求不足,下游客户对纸箱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原本承担众多纸箱业务加工的三级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感受到自身产能的落后,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边是二级厂纸箱高端产能严重过剩,一边是三级厂高端产能严重不足,一边是二级厂零散订单充足却产能不足,一边是三级厂零散订单不足产能充足,怎么办?

后续的市场竞争,比的就是资金实力和订单交付能力。在产能和需求不匹配的现状下,大厂干不了零散活,小厂干不了高端活,那么优势互补必然是长远发展的不二选择。

二三级厂的融合抱团发展势在必行,先活下去,才能获得更好。

毕竟,2020年将是很难熬的一年。


声明:本文综合自网络,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发消息到我们公众号,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