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学生重要吗?

去年秋冬时节每天晚上都会在小区里看到一些家长陪着孩子在练跳绳。奇怪的是,放寒假了以至于在今年的超长假期里却看不到家长陪孩子练跳绳的场景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在上学期间,老师都要叮嘱学生回家练习跳绳,并规定每天跳绳的个数。而放假了,老师虽然也号召每天练习,但是做不到每天督促了,学生自然也就松懈下来了。其实,在老师不能耳提面命的情况下,家长就要就要担负起督促的责任,努力培养孩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若想培养出孩子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就要家长带头,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陪孩子坚持锻炼。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大约需要2、3个月),形成习惯了,孩子就能自觉进行锻炼了。一旦孩子形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对他们来说,会终身受益的。就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都不会有很多孩子,因为大家都深知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正因为培养孩子的不容易,才更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在孩子的成长中,第一位的应该是具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必备条件;第二位的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样就能够保证不危害社会,不伤害他人,不走上人生的歧途;第三位才是知识,因为知识的多少,不决定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健康的身体和品行的如何才决定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增强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紧迫性,将学生的体育成绩计入中考的总分当中。这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却十分必要,且也非常有效,将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相信经过一个阶段的坚持,能够让学校和家庭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重视体育这个学科和学生的体质。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之间的凝聚力,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开发智力,使他们富有创造性。若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扩大交往,打开一扇窗户。

其实,真正让孩子喜欢体育,乐于运动,应该从幼儿园就要开展体育训练(当然这需要幼儿园有更加细化的课程标准和更加专业的任课教师),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才能减少过多的小胖墩,提升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