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不慌

作者 杨阳

“下单消费,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点,也让别人的生计更有着落一点。”新闻联播主播带货的一番话,切中了当下的所急与所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

疫情让许多消费行业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如今,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行各业逐渐按下“重启键”,烟火气随之慢慢复苏。但总体来看,目前人们“买买买”的热情仍不高,餐饮店、商场、景点内,还稍显冷清。

提振消费,以“消”促“产”,既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为此,各地纷纷发放政策红利,如财政补贴、发放消费券。我市按照省总工会、财政厅的部署,决定提前一次性发放全年工会节日慰问消费券,动员广大职工工会会员积极消费繁荣市场发展经济。

特殊时期,该政策的实施,在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一方面,让工会会员手头资金更加宽裕,消费欲望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为服务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有利于促发展,稳就业。可以预见的是,受消费券刺激,将会迎来一波消费热潮,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确实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消费券带动消费只是阶段性的、暂时的,是提振消费的权宜之计,仅凭消费券无法稳定消费预期。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收入稳定的群体,消费计划并没有收紧,而收入波动的人群,消费收窄,人们消费更加理性。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不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否愿意扩大消费主要取决于其手头宽裕度及预期收入的变动。因此,提振消费,追根溯源,就是要活跃经济,通过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提振消费提供了“一揽子”计划。

地方政府要着力构建提振消费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顺势而为,全面复工复产,让生产“旺”起来,善于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消费潜力,让消费实实在在“热”起来。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