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丽褒曼:三段婚姻,婚内出轨,但她仍是好莱坞的第一夫人

人最大的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话,英格丽褒曼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

如果用功成名就来衡量成功,英格丽褒曼也堪称人生赢家。

她参演过电影50多部,获得过奥斯卡7次提名,3次折桂。

甚至还有一种玫瑰,以英格丽褒曼命名。

好莱坞黑白片时代,女星们大都美的尖锐锋利,像水彩轻灵通透。

眉眼间风情万种,身段妖娆动人。

唯独英格丽褒曼,美的厚重,像是用油彩在麻布上,一层一层抹上去的。

五官分布的扎扎实实,端庄、大气,有种古希腊雕塑般的标准。

但就是这样一张端庄的脸庞却真人上演了好莱坞几乎是声势最浩大的绯闻事件。

她追求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却总是在结婚出轨离婚之间反复。

她在爱情里,追寻的都是爱情本身而非哪一个人。

她所有的情人和丈夫并非输给了外遇,而是输给了褒曼想象中的那个人。

于是,她不停追寻然后失望,就像孩子始终觉得下一个玩具更好一样。

幸好,她还有表演,对艺术的热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成了她人生的救赎。

01孤单的小孩

英格丽褒曼生于1915年。

她有过三次婚姻,每一次都是以她的笃定和热烈开始,每一次结束都是以她或者丈夫的背叛结束。

褒曼在事业上是成功的,但她对爱情始终有一种幼稚的不切实际的想象。

褒曼的母亲16岁的时候认识了他28岁的父亲,两人一见钟情。

但母亲家族激烈反对,最后二人克服千难万险,终于结婚。

婚姻来之不易,二人十分恩爱。

但彩云易逝,1918年,褒曼3岁的时候,她母亲去世。

从此父亲一蹶不振,整日沉浸在思念亡妻的悲伤中。

因此,褒曼从小就经常听父亲讲述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看着父亲的一往情深,褒曼慢慢对爱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她从小就想拥有和父母那样完美的爱情

但是,褒曼看到的父母爱情是父亲的回忆。

褒曼的父亲擅长绘画和摄影,可以想见,这样一个富有艺术气质的人能把爱情描述的有多美。

褒曼没有机会看到日常夫妻生活里的鸡毛蒜皮。

不知道再恩爱的夫妻也有分歧,不知道婚姻需要妥协,甚至不知道婚姻在激情之后终会平淡。

她看到的是父亲回忆里完美的妻子,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爱情,没有任何瑕疵的感情。

追求完美和激情也就成了她爱情的基调。

褒曼12岁时,父亲去世,她被寄养在叔叔家,但一年后叔叔也去世了。

她辗转去了姑妈家,姑妈家的孩子对她并不友好,他们嘲笑褒曼:

你爸妈不要你了,你是个没人要的野孩子

起初碍于颜面,姑妈还在自家孩子欺负她的时候稍加约束,久了之后也就听之任之了。

褒曼也知道了人心不古,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忍着,她默默的努力,积蓄力量。

褒曼明白,一切要靠自己,总有一天她会离开,那时就没人能主宰她了。

这种经历也造就了褒曼勇敢又懦弱的个性。

导致她既独立又极度依赖爱人,虽然无视规则但行事却不果断。

02初为人妇到同床异梦

受酷爱艺术父亲的影响,褒曼的理想是表演。

14岁的时候,褒曼的的日记这样写着

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


17岁,褒曼考入了了斯德哥尔摩的皇家剧院。

进入学校的褒曼开始系统的学习戏剧表演,在舞台上褒曼羞涩又坚定的气质让她在表演中大放异彩。

18岁,资质出众的她被瑞典制片厂发现,他们对褒曼伸出了橄榄枝。

尽管学校反对,但是褒曼还是义无反顾的从学校离开,走向了屏幕,她成了瑞典最有前途的女演员。

从这这个时候起,褒曼就开始主导自己命运了。

她坚定不移,在事业和爱情上总想要的多一些,即使困难重重。

1936年,好莱坞知名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乱世佳人的制片),看到了褒曼主演的《插曲》,影片中的褒曼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37年褒曼认识了牙医林德,褒曼在他身上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他们很快结婚,次年褒曼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林德比褒曼年长9岁,在婚姻生活开始的时候,他帮助褒曼纠正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褒曼因此对丈夫十分依赖,从着装到生活都对丈夫言听计从,但这一切到了1939年就开始走向崩塌。

1939年美国版褒曼主演了美国版《插曲》,一战成名。

这之后,褒曼开始常驻好莱坞,与丈夫分居,而且她丈夫并不喜欢别人介绍他是“英格丽褒曼”的丈夫。

随着褒曼事业的走红,林德对褒曼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甚至监控起了褒曼。

这一时间看上去褒曼家庭和睦事业顺利,但她和丈夫之间的裂痕在悄无声息中越来越大。

林德也觉察出来了妻子的不同,出于恐惧他开始加强了对妻子的管束。

他偷偷的转移家中的财产,控制财务,不允许褒曼购买自己喜欢的奢侈品,不准褒曼外出,他像一个暴君般的控制了褒曼。

此时,褒曼在事业上的也遭遇了瓶颈,虽然她的作品受到欢迎,但是她本人并未得到主流的认可。

褒曼健康的体格,自然的外貌成了众人取笑的对象,他们甚至说褒曼的制片人“买了一头健壮的母牛”。

1942年《卡萨布兰卡》的到来,给了褒曼反击的机会。

《卡萨布兰卡》获得了3项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最佳影片。

褒曼再接再厉,1944年的凭着《煤气灯下》,一举拿下第17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这些角色也奠定了褒曼端庄大气的荧幕形象。

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弥补感情的空虚。

追求完美爱情,渴望浪漫婚姻的褒曼此时对婚姻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她开始觉得丈夫是个虚伪自私甚至冷酷的人,她无法面对这样的婚姻生活。

虽然同在一屋檐下,但褒曼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了。

03为爱痴狂

1945年6月,褒曼在巴黎认识了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罗伯特幽默勇敢,褒曼被深深吸引。

尽管罗伯特是不婚主义,但褒曼依然义无反顾的沦陷了。

这段感情以罗伯特在战场上殉职而结束。

褒曼这段短暂的出轨成了很多人嘴里的笑料。

这个时候的褒曼如同回到了在姑妈家被欺负的时刻,她做了和当时同样的选择。

一边默默忍受不解释,一边用工作反击。

《爱德华大夫》《美人计》《风流夜合花》一部有一部。

她在片中用干净纯粹的角色让自己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心。

1948年,她看到了著名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利尼的作品。

她是被导演的才华折服主动要求合作,在写给导演的信中,褒曼的结尾是这样说的

我只会说一句意大利语,Ti amo我爱你

两人随着接触渐生情愫,还未离婚的褒曼怀孕了。

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个结婚已经超过十年,有着三个可爱孩子、英俊丈夫的良家美妇,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

褒曼从万众瞩目的好莱坞的第一夫人成了人人喊打的荡妇。

好莱坞工会甚至给褒曼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褒曼好莱坞第一夫人的形象有多重要。

还语带威胁的暗示了褒曼一意孤行的后果。

然而,褒曼是铁了心的要跟罗塞利尼在一起,1950年初,褒曼生下了他们的孩子。

同年5月,褒曼和第一任丈夫离婚。

为了离婚,褒曼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第一任丈夫了巧妙利用了舆论,最终,褒曼女儿的监护权判给了丈夫。

褒曼和罗塞利尼几乎是顶着全世界的恶意,顶着几万份报纸对他们口诛笔伐,坚定的在一起。

但罗塞利尼和妻子的婚姻登记地是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不允许离婚。

两人为了结婚,从意大利到到奥地利,从美国到墨西哥,两人用尽了办法,最后才得以结婚。

褒曼在最辉煌的时候,她就是潮流,她的发型服饰甚至妆容都被人疯狂模仿。

只要在信封上写上英格丽褒曼,她就能收到信。

有人为她包机,有人为她千里送礼,总之,那个时候,她就是全民的宠儿。

婚后,他们合作的影片全都口碑不佳,褒曼更是沦为票房毒药。

褒曼渴望通过电影翻身,她想重回辉煌。

但丈夫却不同意她拍摄其他人的影片,甚至以自杀威胁。

直到1956年,随着和丈夫的感情日渐冷淡,褒曼毅然出演了《真假公主》。

41岁的褒曼容颜已经不在年轻,但是她依旧凭借此片荣获了第29届奥斯卡,随后正式复出。

1958年,这段飞蛾扑火般的爱情以罗塞里尼情妇的情妇怀孕而结束。

这段婚姻历时7年,除了三个孩子之外,褒曼收获的只有一地鸡毛。

但褒曼似乎还没有放弃追寻爱情,在当年圣诞,她又爱上了瑞典戏剧演员拉斯·史密斯。

据褒曼自己说,这次她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但随后的12年里,拉斯·史密斯在全世界巡演,褒曼却只能在罗马照顾孩子。

终于,在聚少离多的情况下,褒曼再一次遭遇了背叛。

这一次离婚后,褒曼没有再婚。

这三段感情,每一次她都奋不顾身的开始,不在乎对方的身份地位甚至是否结婚。

但初见的惊喜并不能代替细水长流的相处。

完美的爱情也是有牺牲有妥协的,但褒曼似乎始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

她只是在爱里一往无前的争取着,说着我要。

04她是传奇

1974年,褒曼应邀出演了《东方快车谋杀案》。

59岁的她凭借片中仅4分钟的表演荣获了第47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同时,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开始进行化疗。

1978年,病中的褒曼主演了《秋天奏鸣曲》。

这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本片荣获了纽约电影评论家奖、意大利声望最高的多纳莱洛奖。

1982年8月29日,在67岁生日这一天,褒曼优雅谢幕。

她在评价自己一生的时候,说我很满意。

褒曼从瑞典到好莱坞寻梦,从好莱坞到罗马寻爱,最后回到故乡。

她一生都在寻找归宿,寻找能把她救出泥潭的人。

褒曼的每一次感情都轰轰烈烈。

这感情曾经照亮过褒曼的生命,也曾摧毁过她对爱的信仰,

她爱过,就像从没受过伤一样,她犯过错,眼泪干了就不回头。

值得欣慰的是她实现了自己14岁时候的愿望

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

只是这一次鼓掌的是全世界。

在兜兜转转里,她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