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畲乡!上杭这个地方全力打造特色旅游魅力小镇

上杭网 今天


官庄畲族乡位于上杭县西北端,地处长汀、上杭、武平三县结合部,北接长汀县宣成乡、羊牯乡,西连武平县中堡镇,东与上杭县才溪镇、通贤镇接壤,南与珊瑚乡山水相依,是三县交界的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为上杭县四大圩场之一。乡域面积12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共8750多户3.4万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8%,是闽西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山林面积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4%,耕地1.7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乡镇,也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绿色乡镇。


汀江河水▼▼▼


官庄畲族乡素有“汀水入杭第一乡”,秀美的汀江流经全境,境内30里河道曲直分明,水面宽阔如镜,水流平稳舒缓,有文人对这一段江水的评价---汀江百里画廊,最美在官庄!汀江,赋予了官庄灵动的气质。

古樟树群▼▼▼

汀江两岸古樟树从汀水入杭第一村回龙村顺江之下连绵数十里,千年的古樟树成群,现存古香樟树群落4处,共有大小樟树1746株,树龄在30年以上、胸径在30-80厘米的樟树就有500株,其中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古香樟树有70余株,300年以上树龄的有5株,千年以上树龄的1株。古樟树群成为畲族乡独特的风景线。


绿色田野▼▼▼

官庄境内汀江河两岸,是宽阔肥沃的田野,随着农田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该区域已经具备发展现代规模农业的条件,可作为发展采摘农业或观光休闲农业的集中区域。

红色历史▼▼▼

官庄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1927年,蕉坑村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四军在园坑革命基点村创建了“闽西兵工厂”。毛泽东于1930、1932、1933年三过官庄前往才溪指导革命;朱德、陈毅等都在官庄留下革命实践足迹。1929年11月18日,红四军在官庄鹧鸪塘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恢复了毛泽东的政治地位,为后来“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从此党指挥枪,统一了全中国。红四方面军妇女先锋团政委吴富莲,红军福建省军区第八师独立团团长林云是官庄籍革命烈士杰出代表。


人文史迹▼▼▼

官庄历史上拥有一条古驿道,一条航道,五个渡口、三个码头,是汀江上游的木材和上下行货物的中转站和集散地,以及闽粤赣边,(长)汀、(上)杭、武(平)边的交通要冲。现存的天后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逢春家庙、龙山寺、临渊寺、孝子牌楼、古码头、镇龙桥等古建筑、古民居十多处。


民族风情▼▼▼

官庄是少数民族乡镇,全乡有10个少数民族村,有畲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3000多人。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传承了畲族特有的文化风俗,如畲族歌舞、活动、服饰、刺绣、饮食、婚嫁等,形成了“三月三”、“打醮”、“巡游”等富有畲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人文研究价值和社会吸引力。

近年来,官庄畲族乡围绕特色旅游魅力小镇建设已经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完成了特色旅游魅力小镇的建设规划,实施了回龙天后宫、福泉天后宫的修缮工程,樟树群保护及滨水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德康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官庄村沿江滨江步道建设等,拉开了打造特色旅游魅力小镇的序幕。下一步,官庄畲族乡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福地,美丽畲乡”的目标,按照“打好生态牌,做活水文章,重塑古风韵,唱响团结歌”的思路,加快推进特色旅游魅力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