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子”代言人,子虚乌有创造者,“赋圣”司马相如的洒脱人生

说起历史上的文学进程,都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却不知,汉代的辞赋

在文学历史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汉赋的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其赋辞藻华丽,结构宏大,后世文人爱以“仙”、“圣”等名号称呼文学造诣高的人,司马相如也被冠以赋圣和辞宗的名号。

司马相如对待生活的态度放任洒脱,一如文人气度,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世不断传颂。

“犬子”名称的由来

司马相如是西汉之时的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小时候就喜爱读书,又学习击剑之术。

原先的司马相如,并不叫这个名字,小时候父母疼爱司马相如,或是觉得取个贱名好养活,或是为了让其避免灾祸,便给司马相如取了个名字叫“犬子”。

司马犬子学了七经,读书之后,对于战国之时赵国蔺相如颇为倾慕,心想自己也要做一个像蔺相如那样的人,再加上自己这司马犬子的名字确实是不好听,便取蔺相如之名,

改自己名为司马相如。

及至司马相如成名之后,“犬子”这一称呼被人们所知道。后世由于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和影响,文人纷纷效仿,称呼自家儿子为“犬子”,作为一种谦称使用。

随遇而安的司马相如

汉景帝之时,司马相如用钱还了个官职,跟着汉景帝做武骑常侍,就是跟着汉景帝打猎,碰到猛兽了要上去格斗。

武骑常侍并不是司马相如要的,然而,汉景帝好黄老之言,又不喜欢辞赋。正好梁孝王来长安朝觐,带来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等一帮文人,司马相如一见而大悦,总算是找到了知音。

因为生病,司马相如丢掉了官职,然而却一点也没有难过,便索性去投靠梁孝王,找自己的那些朋友,梁孝王便让司马相如和自己手下的一帮文人住在一起。

司马相如乐得其中,和这帮志同道合的文人们整日在一起整整数年,或作辞赋,或游于远方,过着快乐而满足的日子,作出《子虚赋》。

快乐的几年转眼即过,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不得不回家,然而家里穷困,无以为生,无奈之际,想起与巴蜀临邛县令王吉有段交情,王吉对自己说过,要是在外面过得不好了,就来找我。于是司马相如便收拾行李,去找临邛县令,把临邛城郭下的一亭子当做了家。

临邛令对司马相如特别恭敬,每日都要去拜会,司马相如刚开始还接见,此后觉得麻烦,便谎称自己病了,让人谢绝了县令的每日拜见,因此,王吉却更加恭敬。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

巴蜀临邛多富人,当地的富翁卓王孙家有奴仆八百多人、程郑家也有仆人几百人。俩人听说县令有贵客,便商量着都请过来款待一番。

县令到来后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不喜欢这样的酒会,便又说自己病了不去。县令只好亲自去请,无奈之下,才勉勉强强地过去。

酒喝得差不多了,县令给司马相如一把琴,说知道你喜欢音乐,聊以自娱。

当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姿色娇美,丈夫最近去世,在家守寡,也同样喜好音律。司马相如因为和县令有故,因而知道此事,于是拿起琴来,信手弹上了一两曲,又用琴的中音挑动卓文君,后世传其弹琴时诗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卓文君隔着屋子一眼便看重了弹琴的司马相如,又怕自己当场过去不得当,便暂时作罢了。

酒宴吃罢,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侍者大加贿赂,与卓文君通消息沟通。结果当晚,卓文君从家里逃了出来奔司马相如,俩人当即弛奔回家中。

司马相如家中,“家居徒四壁立”,除了四面墙啥都没有,卓王孙见自己女儿竟敢私奔,愤怒无比,又不忍心杀掉亲生骨肉,决定不分一分钱给女儿。

卓文君看着家徒四壁,说我们到临邛靠着兄弟借贷也能过活,何必自苦如此呢?于是两人便来到临邛,卖掉了车马,买下一间酒肆,卓文君掌炉卖酒,司马相如穿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中间忙活,刷罐洗碗。卓王孙听说后深为不耻,待在家中不出门。

家里的人都劝卓王孙,既然俩人都在一起了,何必让自己的女儿如此受辱。无奈之下,卓王孙只好分给卓文君奴仆百人,钱百万,和出嫁之时的衣被财物。

分到财物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俩人离开临邛,回到老家成都,买田地宅院,当起了富家翁。

以文采为武帝所重

不同于汉景帝,汉武帝喜爱辞赋,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为其辞藻吸引,以为是古人的作品,感叹地说不能与作者同一时代。身边正好有蜀人狗监官杨得意在侍奉,便说这不是古代人作品,是我老乡司马相如写的。由是,汉武帝当即召司马相如前来。

司马相如来到长安,说《子虚赋》确实是自己所写,然而,那些都是在描写诸侯王打猎的事,不足为天子所道,请求为汉武帝再作天子游猎赋。

司马相如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三人对话形式,,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汉武帝大是高兴,当即封司马相如为郎,为汉武帝所看重。

汉武帝建元年间,要平定西南诸夷,将军唐蒙以战时法规杀了大帅,让巴蜀百姓感到震惊害怕。汉武帝听说后,便派本是成都人的司马相如前去责备唐蒙。司马相如作

《谕巴蜀檄》,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后为通西南夷,汉武帝再派司马相如持节出使,拢络西南夷。司马相如一行人到达蜀郡,蜀人都以迎接司马相如为荣。在巴蜀,司马相如作《难蜀父老》一文,成功地用文采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

晚年没有留下任何著书

司马相如相继写下《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美人赋》等优秀作品,均被人推崇和追捧。

晚年因病免官之后,司马相如住在茂陵。皇帝给手下人说,现在司马相如病得重了,应该去他家把他所有的作品都拿来,不然的话,恐怕后世会有所遗失。

一个叫所终的人领命来司马相如家里取书,而司马相如已经去世,家里也没有什么作品。

问司马相如的妻子,说司马相如从来都没有存过什么作品,每次自己写好一篇作品,当即就有人来拿走了,所以一直没有在自己家中存下什么作品。

司马相如死后,为汉武帝留下了一部关于封禅的书,被所终拿走送于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