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上“得到”听课?不如先学罗胖如何设计股权

罗振宇罗胖可谓是知识付费界的大牛,他的跨年演讲门票,一票难求。的确是站在风口上,一飞冲天。

与罗振宇相关联的是他创办的IP“罗辑思维”,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年的“罗辑思维”的运营公司“独立新媒(背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实是罗振宇与申音共同创立的,并且罗振宇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股东。

然而,随着“罗辑思维”越来越火,罗振宇声名鹊起,粉丝们早已将罗振宇看待为罗辑思维的本体,这时,股比只占17.65%已经无法满足他了,较低的股权比例与较高的贡献值并不对等,这势必会导致创始人之间的矛盾,最后事实证明申音与罗振宇的确也分道扬镳了。

如何分配股权比例、如何进行公司治理,这些都是创业者们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可以聚焦到一件事上,那就是股权架构设计。

一个良好的股权架构设计,不仅能够合理化股东之间的利益及责任分配,让企业顺利发展;还更容易赢得资本的青睐。

一、企业核心控制人明确

罗振宇在与申音分道扬镳后,重新组织了班子来运营“罗辑思维”。吸取了当年教训的罗振宇,在对新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权设计时,他明确了自己在整个公司中的控制地位。截止发文当日,罗振宇以自然人身份持股30.35%,同时,又通过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1.31%。逻辑思维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5轮融资,可罗胖还拥有41.66%的股份控制权,可以说核心股东的身份和地位是比较坚固的。

图片来自“企查查”

二、兼顾合伙人利益与保持控制权


一个人走走得快,但一群人走走得远。

纵观各大成功的企业家,身边总是有一个或多个得力的创业搭档或伙伴。而罗振宇,有脱不花(李天田)。

在与申音分道扬镳后,“罗辑思维”被罗振宇带走,从单纯的自媒体平台转型成为社群平台。而仅凭罗振宇是不够的,企业还需引入具有商业经验的人才。

此时脱不花的加入无疑是推动“罗辑思维”成为“风口上的猪”这一过程中的必备环节。而罗振宇待脱不花也不薄,截至文章发布之日,李天田系仅次于罗振宇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

随着脱不花的加入,成立的第二年,“罗辑思维”就正式向外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13.2亿人民币。

2016年12月30日,罗辑思维日前宣布获得9.6亿元C轮投资。

2017年9月25日,罗辑思维宣布获得D轮融资。

最重要的是,几次融资过程中,罗李两人以接近于同等比例数额稀释股权,罗振宇始终保持了对公司的相对控股权。

在目前的股权结构中,一方面体现了罗胖在逻辑思维中的贡献,能够绝对保证罗胖的控股地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照顾到创业搭档脱不花的利益,有利于进一步搭档脱不花推动逻辑思维稳定快速发展。至于李翔、李笑来等人则将股份放在有限合伙企业中,享有的份额就更少,但是可以通过股份的形式进一步绑定这些明星讲师。

三、妙用有限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企业因它特殊的法律性质,最开始是大量运用于私募基金当中。目前,很多公司在进行股权设计的时候会专门设计一个有限合伙作为持股平台,方便进行股权激励或者引入外部投资。

逻辑思维的股东中,除了两名自然人股东,全部是法人股东。外部投资机构基本上以各自旗下的有限合伙企业或者有限公司持股,此外还有两个逻辑思维自行设计的有限合伙企业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造物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

第一个合伙企业,可以从合伙人的身份中推定出,是公司设计的一个持股平台,应当是用作企业内部做股权激励之用。而第二个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均由各大投资人组成。

图片来自“企查查”

可见,这两个合伙企业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通过股份捆绑人力资源,解决外部投资问题,另外一方面,又能确保控制权。

2019年10月17日据北京监管局官方信息,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罗辑思维)正在接受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的上市辅导。当辅导机构认为达到辅导计划目标后,将向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报送“辅导工作总结报告”,提出辅导评估申请。待辅导验收完成后,辅导机构将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发行材料。

罗辑思维最终是否上市真假未知,但单从其股权结构来说,是较能经受资本市场考验的。


声明:文中数据均来自“企查查”平台,作者对其真实性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