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未来走高质量发展 21万技能人才撑起“吴江智造”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力的竞争。近年来,为了给区域发展打造动力澎湃的“创新引擎”,吴江坚持不懈引进和培养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如今,吴江的“人才生态圈”中,产业工匠与高层次人才“双轮驱动”,成为了托举“匠心吴江”的关键力量。

近日,2019年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名单揭晓,江苏莱德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松榜上有名。根据相关政策,李松将获得100万元安家补贴,他所在的企业也将得到一笔金额不菲的政府补贴。

这是吴江技能人才连续三年获此殊荣。截至目前,吴江引进的高技能人才中已有4人获评“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除李松外,还有国际顶级电抗器专家禹云长、光纤光缆传输技术大咖轩传吴、自动化设备研发达人张银源,获评人数在苏州大市名列前茅。

不仅是引才,吴江在育才和用才方面同样佳绩频现,正成为招引技能人才的强大“磁场”。截至2019年底,吴江新增技能人才1.5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860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1.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7.57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878人。

“如今,我们已形成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金字塔’式技能人才结构。这些技能人才撑起了‘吴江智造’,为吴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吴江区人社局局长张燕说。

“引”才有力量

政策扶持提档升级

底薪优厚,到了年底再根据业绩分红,这对李松来说,的确有着不少的吸引力。然而,吸引李松的不仅仅是企业给的薪水,还有吴江一系列扶持技能人才的优厚政策。

譬如,对个人而言,重点产业紧缺专技人才经申请批准后可拿到12-15万元的安家补贴;企业高技能人才参加“优秀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评选,自获评起3年内可共享受2.5万、5万、7.5万的政府薪酬补贴;高技能人才参加由区人社局推荐的国内外高技能研修班的,在培训结业后,能“报销”一半个人承担的学费……

李松曾两度夺得中国技能大赛“联盟杯”职业技能竞赛高分子组冠军,并被人社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能手”称号。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企业争夺的对象。

2017年,江苏莱德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向李松抛出橄榄枝。2018年3月,李松来莱德建材担任技术总监,负责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培训,并先后开发出多个新产品新技术,申请专利10多项,开发的智能单层屋面系统为行业解决渗漏难题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政策扶持的提档升级,吴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引才模式。就拿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来说,这是一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公司成功入选省“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库”。公司人事科科长浦福根介绍,企业对专技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近年来靠独特的企业文化吸引了一大批人才,禹云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到来为企业注入发展后劲,并帮助企业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一流技能人才队伍。

“育”才有新意

多元平台加速人才成长

近年来,吴江不断完善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等机制,每年都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依托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一系列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和选拔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并对其进行表彰和激励。在区级层面,已陆续推出了就业创业与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吴江技能状元大赛等特色活动。

大批人才的培育,也离不开立足企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实训基地等多元化平台。谈起技能培训,恒力集团加弹车间加弹班长杨新春很是激动,“我2015年才来到恒力,通过集团的培训,很快获评集团优秀技能员工。”

杨新春是安徽人,今年39岁,原先在盛泽的一家小纺织厂做加弹工。入职恒力后,公司领导安排她到设立在恒力集团的吴江区域化企业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接受专业训练,经考核,杨春新于第二年拿到了技能证书,并获得吴江区政府购房资助6万元。

据了解,目前吴江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全国技术能手3名;拥有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家、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江苏省双创人才(高技能创新类)2名,江苏省大工匠、工匠3名,江苏省首席技师12名。苏州市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5家,苏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11家。

吴江还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加强技能人才社会化鉴定工作,探索乡土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打通职业资格和职称“互认”通道。全国技术能手孙勤良、苏州市高技能突出人才韦冬就是“互认”的受益者,他们分别拿到了正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证书,也是吴江首批获得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

“用”才有成效

“产业风景”愈发亮丽

什么是“工匠精神”?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解读,但最终共识都是“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在吴江的众多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一个又一个活跃在一线的技能人才,用一技之长撑起了“吴江智造”。

神情专注,一脸严肃,随着指尖轻敲键盘,电脑屏幕上的程序不断在“生长”。见到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尤文涛时,他正沉浸在编程世界中。“我们通过PLC编程,给机器装上‘智慧大脑’,在取料、量测、定位等环节利用探头自动识别,再配合机械手,就可全自动组装生产了。”尤文涛说。

在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身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孟庆刚更像一位资深医生。电梯出了故障,孟庆刚手持电梯电路图,用检修电表就能迅速锁定“病因”。他“手到病除”的技艺也为他赢得了吴江电梯安装维修工技能比赛冠军、全国首届电梯安装工职业技能竞赛综合成绩个人优胜二等奖等不少荣誉。

马达被誉为电梯的“心脏”,它的质量好坏、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梯的整体运行。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就自主研发出了目前中国功率最大的电梯马达。而其背后,也是一群技能人才。

在吴江,有着更多的像尤文涛、孟庆刚这样的技能人才以及像帝奥电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人员一样的技能人才团队,他们使吴江的“产业风景”愈发精彩。

下好创新未来“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2020年,夯实人才之基,开放再出发。吴江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把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把精准引育高技能人才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