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黑帮”被瓦解,《绅士们》重夺权柄

这部电影,总共给了观众2个惊喜——那个被人担心在真人版《阿拉丁》后一跪不起的盖里奇,站起来了;另外,能把鸡汤味十足的"中年危机"拍得如此鬼马,大概只有盖里奇能做到。



负责任地说,《绅士们》的剧本绝对融了很多梗,至少叙事主体上,它和《教父2》以及《教父3》的前半部分是重合的:叱咤风云的一方霸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想退出、想转型,不想遇到了来自同行的各种排挤甚至暗杀,不得已之下,只能绝地反击——重新梳理丛林法则,让大家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不同的是,盖里奇在《绅士们》中略过了心酸、无奈等"中年符号",甚至将《教父3》中的文森这个"二愣子"角色,变成《绅士们》中彻底的反派——打了一瓶最高级的酱油。

可惜,这个角色到了盖里奇手里,变成了亚裔。让人有一种"被'政治正确'的好莱坞久压后报复性反弹"的感觉——连一口茶水喷出"昆汀感"的中国餐馆老板,都有一种傅满洲的既视感。



但除却这些"刻意的报复",盖里奇至少在《绅士们》中重拾当年的风采:多线叙事下对故事节奏的绝对控制,鬼马的人物设定娴熟释放黑色幽默梗,刺激的暴力画面与优雅并行——不到最后一刻,观众都不敢松一口气。

但最惊喜的是,在"套娃剧本"的情节最后、真真假假的大小结局中,盖里奇居然给"中年危机"这个世纪性难题一个完美的出口——人生的下半场,拼的就是planB。


"中年危机"法则一:安静等待对手的子弹先落地


电影最一开始,马修优雅地坐在那里喝着鲜酿啤酒,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映前广告"。不得不承认,

精致而有质感的优雅,永远是中年老男人博出位、博眼球的最有效武器。

但随着一声枪响,酒杯混进血水后戛然而止的画面提醒你:故事开始了。


紧接着出现的关键人物,居然是一个兜售剧本的私家侦探?剧本对应编剧,私家侦探对应被窥视的秘密,这样的设定巧妙拉高了观众的期待值——这是一个充满秘密的剧本

而且高达2000万的叫价,更是给这厚厚一沓秘密镀上了神秘色彩——值钱的、重量级的秘密。

但不同于其他卖剧本的编剧,这位私家侦探在陈述的过程中还邀请买主,一起给拍到的精彩画面配音、给自己加戏。

有洁癖和严重强迫症、杀人不眨眼的Ray(主角的贴身保镖),居然一次又一次纵容着侦探的卖关子,也一再地加深着观众的期待。



故事的巨大转折,出现在私家侦探第二次拜访。但Ray的不紧不慢似乎也预示着:故事即将变得更好看。

果不其然,私家侦探之前精彩绝伦的推理 + 无处不在的"第一视角" + 多管齐下的"三家通吃",

都在Ray和主角Mickey(马修饰)的意料之内。

故事发展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想到姜文的《让子弹飞》。看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设定背后,实则是多年混迹于地下交易并缔造庞大的"边缘商品帝国"的Mickey,展现出的绝对耐心和定力,以及对一切都有绝对把握的自信。

结果就是:不仅2000万的剧本钱不用给,自己一手缔造的产业也不用出手,还倒赚2.7亿,顺道还解决了几个"潜在危险"。


整个故事的冲突起点就是Mickey要出手自己的产业,标价高达4亿却怎么看怎么划算的神奇存在。他自己也说了,做这个决定的初衷就是"中年危机"。

那么人到中年,一切都步上正轨、看上去循规蹈矩的时候,最怕的"危机"莫过于"巨变"和"反转"。

但Mickey在应对整件事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一个江湖后辈的挑衅而跳脚(虽然盖里奇在侦探的剧本里,给力一个故事"本该"的发展脉络:打死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也没有因为同行的排挤而痛下杀手。

他冷静到什么程度?知道手下一次又一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导致不相干人员横死,还可以戏谑对方:

"你应该去投资降落伞。"

(因为都是掉下去摔死的)



而他的这一连串行为和思维方式,或者说,盖里奇给这个人物的设定,本身就蕴含着应对"中年危机"的答案:耐心

出事后第一时间就作出反应的,那是消防员——绝不是解决中年危机的最好方式。


"中年危机"法则二:最多只给自己一次"头脑被冲昏"的机会


那么这个又传奇又笑到最后的Mickey,就真的无懈可击吗?显然盖里奇并没有打算将这个"面对危机的中年人"打造成"超级英雄",所以他给了这个人物最有血有肉、看上去也最合理的"命门"——妻子。

同样是"文森plus"的江湖后生,当面挑衅不用死、暗算Mickey的农场不用死、在背后搞出再多的幺蛾子都可以不死——唯独碰他老婆不行。



这个结局虽然吻合了好莱坞的"熊孩子必死无疑",但触发方式显然不是那么"好莱坞"。同时,这样的设定也突破了盖里奇本身的"厌女症",虽然这个"大佬背后的女人"看上去比大佬还大佬。

这次的盖里奇一反常态,将整部电影最漂亮的"镇纸黄金枪"给这个女人专用连子弹都是"杀人诛心"般的"爆头后3秒死"。显然他是在突破自己的短板,或者说,迎合观众的期待。


李连杰早期电影《龙之吻》中,就有一个类似的设定:死穴。相传人背后某处,有一个一点即死的穴位,名曰"龙之吻"。虽然这部电影被国内观众诟病"妖魔化了针灸和武术",但私以为它可以李连杰作品中名列前茅。



话说回来,"死穴"在《绅士们》中,被具象化成了女人,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指代——中年人身上,那一片不能碰的逆鳞

但也许这片"逆鳞"的存在,让行至中年、见惯大风大浪的人们,还保留着最初的血性和温柔。可在应对"中年危机"的时候,"头脑被冲昏"的机会,有,且只有一次——一笔温柔的提醒。


"中年危机"法则三:planB的至高境界——套娃最里层和最外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Mickey在"收购风波"中需要对抗很多力量,且它们各自为政。有虾米蝼蚁一般的打手、有改邪归正的贫民窟势力、有"隐居"在社会底层的大佬子女、有一手遮天现金流数以亿计的社会名流,甚至还有舆论和媒体。虽然在《绅士们》中,国家机器一面没露,但却在背后操控着整件事的发生和走向——一开始的产业被迫转到地下,和即将到来的边缘产业合法化......



在这样"四面楚歌"的境地中,Mickey和Ray一直保持着默契——不畏惧强权、不鄙视弱小;兵来将挡,神挡杀神。

他们也真地从"八面来袭"的手中,用枪杆子和头脑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权力、金钱、尊严和地位。


那么以Mickey为代表的的"中年绅士",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掌握"。

所有的愤怒,都来恐惧;所有的恐惧,都来自失控。只有将一切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说得轻巧,如何掌握?本段前面提到了,Mickey"不畏强、不凌弱"。

拳击教练和手下的学员,因为被倾听,进而得到了"赎罪"的机会,甚至在最后关头救了Mickey和Ray一命;


在面对资本大鳄的时候,Mickey不卑不亢,冷静应对所有"意外",并冷静分析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对同行产生怀疑后,Mickey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震慑对方,但却不赶尽杀绝;

甚至在面对"卖乖"的"剧本侦探时,也会有耐心听对方把故事讲完——还发现了一个彩蛋。

尤其是面对舆论界"风向标"般存在的人时,Mickey也是不想握手就不握,并做好了迎接最坏结果的打算,并有能力化解危机。



以上这些人,遍布社会各个阶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Mickey在社会中的如鱼得水。


所以套娃的最里层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敏锐的洞察力、绝对的耐心、与野心和脾气匹配的实力。

套娃的最外层是什么?和各种力量迅速打成一片的能力,能在其他其他力量的胁迫压制下找到出口的能力。


于是乎,再回过头来看《绅士们》,俨然一部《中年危机应对手册》。

这部电影也终于巧妙地化解了《教父》和《爱尔兰人》中,无处不在又无所遁形的"无力感",将权柄全权归还给"哪哪都不对劲"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