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拼命三郎”,骨灰中有钢钉的女将军,她已离开我们7年

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在大家的心目中意义非凡,虽然我们的国球是乒乓球,我们在乒乓球领域一直占据头名,但是他是小球,他更加考验一个运动员的个人实力,虽然有双打,但是也仅仅是两个人的配合,他并不像大球一样观赏性十足,大家比较熟知的有篮球、足球、和排球,这3大球不仅考验球员的个人实力,还是需要有团队配合,众人齐心才可以创造好成绩。

在3大球中唯有排球让中国队一次次震惊世界,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比赛,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接下来的1985、1986两年之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在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不得不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振奋着中国儿女!

中国女排能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离不开那些为国奋斗的运动员,她们付出了自己的血和汗,还有人付出了自己的健康,4月1日相信很多人记得是愚人节,但是又有多少人记得4月1日是前中国女排队员、“断臂将军”陈招娣的忌日,她已经离开我们7年,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下陈招娣的奋斗精神,让大家看看什么是时代的脊梁民族的魂!

陈招娣曾是中国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首夺世界冠军和1982年世锦赛夺冠时的主力队员,退役后曾担任中国女排领队、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2006年7月14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2013年4月1日因病去世,年仅58岁,陈老的一生都献给了排球,她为国争光的决心也感染了郎平选择再次执教国家队!

为什么陈招娣被称为"独臂将军"?

性格坚韧的她,曾经在左臂骨折后不久,打着绷带上场比赛,用完好的右手做各种动作,因此得了美名“独臂将军”。

为什么陈招娣被称为"拼命三郎"?

陈招娣被称为拼命三郎那是因为她的防守出色,技术也是非常扎实,场上场下如打了鸡血一般一直都是士气高昂,不管是面对困局还是顺风局,你总能从陈招娣的脸上看到那种激情澎湃不服输的样子,还有就是她能豁得去,很多时候她的救球在别的国家运动员眼中都是笑柄,因为已经没有希望能救回来的球,陈招娣都会拼命去救,她的这个举动在对手面前被当作笑柄,但是在女排姑娘心中却能感染大家的斗志,让他们永远克服万难的决心!

说到这里不免说些小插曲,如今的女排一姐朱婷是现代版的平明三郎,曾经朱婷这样质问姚笛:你为什么不救球啊?姚笛说:那球已经没有希望了,救不回来了,接下来朱婷这样说;你应该去救球,你不去救一下怎么能知道有没有希望?

虽然陈招娣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女排精神一直延续了下去,郎平执教的国家队在短短几年内三夺世界冠军,再现她们当年的辉煌,如今的郎导,如今的朱婷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依然被女排精神鼓舞,最后不得不说是陈招娣等很多优秀的人铸就了女排精神,多么动人,多么感人啊!女排精神就是这样来的。女排精神伴随着改革开放,激励最亿万中国人民,向着强国,强民的道路前进!伟大的女排精神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