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 or 经纪人


虽然太保不止一次的在朋友圈表明自己的身份,但还是有不少小伙伴一脸懵逼的望着太保:保险经纪人到底是啥玩意儿,没听过

没听过很正常的啦,毕竟现在保险经纪人的总人数加起来还没有保险代理人的十分之一,完全是冰山一角啊~

但是呢,太保非常有信心,经纪人的规模有一天一定可以超越代理人。为什么这么自信呢?


立场态度

保险法第117条和118条很明确的给出了两者之前的定义

第一百一十七条 【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第一百一十八条 【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看到没,“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和“基于投保人的利益”,这立场够一目了然吧~

那代理人向保险人(保险公司)收取佣金,那经纪人向谁收取佣金呢?客户吗?

当然不是啦~

经纪人收取佣金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付费咨询,也就是说付个一两百块,经纪人会根据客户的家庭/个人情况进行分析和配置保险,就像去律师事务所询问律师案情会事先付200块作为咨询费一样。

可不要舍不得或者小看这几百块钱哦!配置到适合的保险不仅仅能节省保费,在出险时能解决问题才是重点所在。

在太保接触的客户中,不少是花了很多钱却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情况。

第二种是通过经纪人投保,而佣金会向保险人收取的方式。对于大部分保险人给予经纪机构的佣金比例相差不太,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经纪人会因为那家佣金高就推荐那家产品的情况。其次,太保相信只要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纪人,肯定是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的。


知识体系

代理人的知识体系太保不是很清楚,作为一个靠谱的自媒体人,绝不瞎编乱造。虽然太保听到过不少曾经在主体保险公司下工作过的代理人说喊口号,跳舞,打鸡血是工作日常,但太保没亲眼见过就不妄加推测啦,主要说说经纪人的知识体系。

需求分析、产品筛选、条款解读、核保指引这些是一个经纪人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明眼就能看到,没什么好炫耀的。而看不见的才是经纪人的硬核技能。

熟读保险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法律知识打底,以此为基础,不随意口头更改或夸大保险条款,诱导或欺骗,给保险人或被保人造成损失,应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学知识的必备。除国家规定的25种重疾外,其它的疾病在不同的保险公司均有所不同,而差别就在于理赔的条件。

某保险公司的老年痴呆超过70岁后就不再理赔,但几乎我们所见到患这种病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不清楚医学知识,没有了解医学数据的统计,很难知道这一条款的年龄限制意味着什么。因为老年痴呆发病率就是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越高,80岁能达到20%的发病率。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宏观形势,税务筹划,资产配置,医疗资源,汇率等等。做一名合格的经纪人难,做一名优秀的经纪人更难。至少太保遇到的经纪人目前还没有谁敢说自己很优秀的,要学习的太多啦~


产品不同

太保觉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太保认为一个经纪人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他有多少产品,而是体现在他能为客户解决什么潜在的风险。注意哦,是潜在哦,也就是客户本人不知道的,如果知道那就没必要找经纪人了,所以经纪人也有另一个名称叫“风险管理者”

扯远啦,说回来。代理人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中立客观,这里太保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哈,这是由于身份所致。也许他心里非常想中立客观,可是呢,要吃饭啊,亲~

经纪人面对的产品更多,就不存在不卖你家产品我就吃不起饭的尴尬场面,没了经济的限制,自然自由很多啦,每次太保做方案配置的时候,说是货比十家真的不为过,花的时间确实不少。


后续服务

理赔申诉,法律维权这是又一重要区别的标识,也是很多买保险人最担心的。

也许经纪人不能保证100%帮被保险人争取到理赔款(有争议的情况下),但至少会拼尽全力一试试。这样的案例很多,列举一个吧~

曾经太保一同事的客户爸爸生病住院,于是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报案进行索赔,可保险公司以投保前没有如实告知为由拒赔。理赔无果,客户是又气愤又担心又无奈啊(是不是跟被拒赔的你很像,嘿嘿~)太保同事了解情况后进行申诉,理由是此前未告知既往症不是引起本次疾病住院的原因且并非故意隐瞒,最后成功获得理赔。

如果是代理人,就只能把理赔与否的结果告知被保险人啦~

最后的最后

写这篇没有任何抹黑,贬低代理人的意思。相反太保认为代理人给保险行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保险行业能发展到今天,每一个代理人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没有输赢之分,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真正的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用行动净化这个圈子皆是优秀保险从业者。相信在代理人&经纪人共同的努力下,有一天不会再有人说“保险是骗子”

求生欲太强,笑cry。。。


保险配置 评测 理赔 理财

让不懂保险的人懂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