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绿色文明祭扫成新风尚

挂祈福牌寄托哀思

“愿先逝的父亲在天堂没有病痛,愿活着的亲人无病无灾,身体健康。”4月1日,记者在华宁万安公墓的祈福廊看到,祭扫人员将一块块写满哀思的祈福牌悬挂起来,以祭奠逝去的亲人。

当天上午9点,在万安公墓祭扫服务点,错峰而来的群众将携带的纸火交与园区工作人员后,换取鲜花和祈福牌。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的时间,该公墓的祭扫活动早已有序进行了一周。“这些纸火收回后,我们会分别写上名字,随后进行集体焚烧,并在公众号上发布焚烧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广大市民减少纸火焚烧量,文明祭祀。”华宁万安生态纪念园负责人徐嘉泽介绍,今年清明节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万安公墓采取园区禁止燃烧纸火、在公众号上提倡市民提前预约等措施,分时段错峰祭扫,防止人群大量聚集。同时,园区还实行车辆分流,开通公交车,鼓励公交出行,在园区入口设置祭扫咨询点,有序引导车辆停放,避免车辆拥堵。

纸火换鲜花

据了解,今年3月25日至4月6日,华宁县对开放现场祭扫服务的县殡仪馆、万安公墓、各农村公益性公墓实行按日分时段、预约限总量的措施,做好祭扫人员流量管控,定时对祭扫区域进行消毒。华宁县民政局副局长陆建璋介绍,围绕“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的目标,华宁县向社会各界发出《做好疫情防控 文明平安祭扫 绿色生态安葬》的倡议书,倡导群众非实地祭扫、错峰祭扫、减少祭扫区域人员总量和停留时间。

此外,华宁县还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积极引导祭扫人员采取“鲜花换纸钱”定点焚烧等方式,消除祭扫火灾安全隐患。目前,绿色低碳祭扫在全县形成了新风尚,清明祭扫活动正在安全、文明、有序开展。(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兰 特约通讯员 王娟)

校对:张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