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电池及供应链多线布局 比亚迪2019年业绩快报解读

2020年3月31日,比亚迪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2019年,比亚迪营业总收入为1277亿元,同比下降1.78%;营业利润额为23.2亿元,同比下降45.31%;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16.11亿元,同比下降42.03%。比亚迪方面表示:净利润的下滑主要为行业及政策变化及本期研发费用上升影响所致。虽然经营压力大,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各领域的布局却依旧十分积极,E电园将与您一同分享比亚迪的业绩压力原因与2019年的布局努力。

[ · 受整体环境影响:企业利润下滑、销量表现与去年持平 ]

根据全年整体数据,我们发现比亚迪在2019年上半年无论是营收还是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同比增长,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同比上涨超过200%。但自第三季度以来,各方面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引致全年营收出现亏损。

抛开其他业务因素,对应上时间线,我们不难发现,比亚迪业绩表现优异的上半年正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前的“节骨眼”。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到,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优异主要原因是透支了下半年的需求量,那么让我们看看,2019年12个月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与环比变化。

根据销量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受到大环境影响十分明显。销量的环比变化趋势(折线图)与市场整体走向基本一致。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与2018年也因市场原因持平。

通过图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简单结论:大环境不景气的前提条件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利润下滑并非企业本身的问题。

[ · 宁德时代、特斯拉等对手摩拳擦掌 比亚迪发展面临挑战 ]

在街头巷尾一提起新能源汽车,基本人们都能想到比亚迪、北汽、特斯拉。再明白点的人,还能想到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但曾经新能源车销量第一、电池装机量第一的比亚迪,正在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

· 产品

先说新能源车,比亚迪在2018年以前连续多次获得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但2019年,随着特斯拉Model 3产能增长,开启存量订单的大规模交付,比亚迪从榜首退居第二。虽然特斯拉凭借Model 3反超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但在主品牌中,比亚迪依托自身底蕴,全年实现了近23万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成绩,仍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羊。随着接下来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大规模交付、Model Y国产化,比亚迪将面临更大挑战。这家国产新能源车领军车企肩上的压力又大了一些。

除了纯电动,插电混动也曾是比亚迪的长项。2019年年初唐DM一度达到了近万台的月销量,可随着品牌力更高、价格表现更可圈可点的宝马​5系新能源亮相,再加上大众的帕萨特PHEV、途观L PHEV的竞争,唐DM销量受到冲击。虽然没有了之前的强势,但在插电混动市场,唐DM与宋Pro DM仍然是插电混动销量榜前十常客。甚至可以说,也只有比亚迪等少数几家企业能在插电混动市场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

比亚迪在纯电、插混领域的对手(特斯拉、宝马、大众)多数为合资品牌,都在品牌力上都具有较强竞争力。自主品牌出身的比亚迪表现略有不足。但对比绝大多数年销量不到10万台的自主品牌兄弟们,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近23万辆的表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旗下最新产品B级轿车汉EV、汉DM也将在6月上市,这款产品将成为Model 3、帕萨特PHEV等合资进口品牌车型的直接对手,新车表现值得期待。

· 电池

接下来说说电池,作为生产电池起家的企业,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自给自足。依托动力电池的辅助,比亚迪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获得了更高的性价比,也有着稳定的货源。其安全性也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在电池销售方面发展较慢。虽然曾经一度依靠旗下产品销量实现电池装机量的全国第一,但自2017年起,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装机量领域被“广交好友”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压了一头,此后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看起来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正在被宁德时代拉开差距,但比亚迪也在多线出击,加大投入,并研发出了刀片电池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品。我们将在下文为您继续说明。

[ · 压力背后 比亚迪正多线出击、全面布局 ]

比亚迪似乎正在面临巨大压力,也让人不禁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而担心。但看一家企业,绝不能仅仅从账面数据与一时的下滑来判断:虽然这家企业账面数据看着不太漂亮,但公司2019年频频主动出击,在多领域进行投资研发、积蓄力量做大事。这些行动长期利好,短期内则带来不小的支出,也导致其利润有所下滑。接下来我们再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及零部件方面与您聊一聊比亚迪2019年的积极规划。

· 产品

2019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战略上做的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产品线布局。除了基本完成了王朝系列旗下唐宋元秦四款不同规格的产品外,还开辟了更加具有性价比的“e网”系列产品,旗下最新产品B级轿车“汉”也将在6月上市。

从A00级产品到B级产品,比亚迪几乎将新能源汽车的全部产品覆盖。到哪个细分市场,都能有比亚迪的产品。从另一个角度看,相比在其他品牌店里(只有3款产品的特斯拉、上不了高端的北汽),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在比亚迪的4S店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您要微型车,我们有e1;您要轿车,我们有秦;您要豪华SUV,我们有唐...丰富的产品线给比亚迪留住客户带来了更多机会。

产品线的丰富与蓬勃发展也带了品牌自信,比亚迪自2019年起,所有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都比市面上的同级别国产电动车贵上小几万。当笔者咨询比亚迪公司相关负责人时,该负责人表示:我们认为公司的电池安全、品牌力等方面的积累足以撑得起现在的品牌溢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比亚迪对于产品实力的自信。或许未来比亚迪也会像合资企业在华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质量”的象征。

· 电池与零部件

比亚迪近几年在动力电池方面与国内“一哥”宁德时代相比装机量确实有一定差距,但更多的是双方过去路线的不同。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因为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所以被许多车企青睐。而比亚迪电池则多装载于自家产品、安全性为先。这也是公司一直没有上811元锂电池,而是采用更安全稳定的622电池的主要原因。

虽然看起来在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领域落后一步,但比亚迪2019年也大力推动企业的开放合作:就在前不久,公司建立弗迪品牌(5家零部件分公司),剑指供应链市场,以开放姿态迎接未来;上周末还推出了去模组、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这款产品或比宁德时代的CTP电池模组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弗迪品牌、刀片电池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 弗迪品牌

虽然在2020年发布,但弗迪品牌与开放的战略在2019年乃至更早就开始筹划,子公司(事业部)也早早地分别独立、更名。比亚迪手中拥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乃至自家企业)。过去比亚迪依托这些资源实现降本增效,但随着竞争愈发激烈,开放与合作成为了新篇章。比亚迪开放e平台、部分专利技术,不仅彰显了自己开放的态度,还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与合作。最开始有与奔驰合作打造的腾势品牌,2019年又与丰田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并在近期成立了合资研发公司,与几家国际大厂的合作让比亚迪的产品与品牌得到了更坚实的背书。

此外,单独的零部件供货也是很好的生财之道。我们注意到,弗迪品牌旗下的五家公司分别是模具、视觉、科技、动力与电池。这些部分分别拿出来都是一块不小的业务。过去在母公司下辖的事业部,它们缺少话语权,其他企业想来购买零部件经常要与比亚迪总公司谈,但只买一种产品又不那么合适,许多机会就与这些事业部擦肩而过。随着子公司的成立,品牌战略的打响,买卖双方未来的合作可以从“点套餐”转换成“点单品”。通过子公司模式,比亚迪的开放战略可以更好的得到贯彻执行。

2. 刀片电池

比亚迪刚刚发布的刀片电池也是2019年的一大成果: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可以放置更多电芯。电池成组后,内核为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成组后)与续航里程可与三元锂电池一较高下。但成本上磷酸铁锂电池比镍钴锰电池要低上很多。

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刀片电池目前尚无普遍应用于比亚迪产品序列的计划,只在即将发布的新车“汉”上应用。但随着这款刀片电池技术的不断完善并搭载到比亚迪其他产品上,相信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关于刀片电池的更多内容,请参见搜狐汽车·黑·客主编周航老师的稿件《比亚迪刀片电池详解 技术顺势而为/行业乘势而上》。

总的来说,面对过往成绩与当下挑战,比亚迪并没有“乐不思蜀”或“一蹶不振”,公司仍然在不断发展、前进。

写在最后:2019年比亚迪汽车在财务报告上表现并不乐观,其新能源汽车业务是主要的问题点。不景气的新能源汽车利润情况与大环境走低密不可分,而为了加强竞争力,比亚迪在产业链上的投入也更加积极,这种投入可以带来长期的利好,但短期上就成为了财务数据上的负担。

面对多方压力比亚迪积极发展,推动开放。无论是产品线的纵深与高端化、电池技术的进步还是建立弗迪品牌,在供应链上尝试多点突围,都是公司不断前进的佐证。此外,开放与合作也成为了比亚迪近年来的主基调,不断开发新的合作伙伴、给子公司更多话语权,或许短期内效果有限,但长期效果或许会成为惊喜。

就在我们落笔时,中国政府官方表示新能源购置税将继续免除两年。从这一行动中也不难发现,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决心十分坚决。比亚迪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企业,未来的表现也值得期待。那么2020年比亚迪又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搜狐汽车将为您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