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活,幹法和活法

這是我每天寫一篇原創文章的第736天


稻盛和夫,不愧是日本的“經營之神”,一手帶領兩家公司成為世界五百強,他的經營哲學,如今仍然是無數企業經營者的“聖經”。


他寫了兩本書,很有意思,一本是《幹法》,一本是《活法》。境界高的人,就是不一樣,簡單的“幹活”兩個字,就可以寫出兩本經典著作。普通人,為什麼只能是普通人?因為普通人提到幹活就只知道幹活,聽到幹活,就理解為辛勤的勞動,幹苦力,幹農活這些。更深的理解,當然不會有。


但是,到了稻盛和夫這個境界的人,對萬事萬物的認知,都更加的深刻。幹活,我也從小就聽著長大的一個詞。農村長大的我,對於幹活的理解是非常直觀的,主要是幹農活,非常的辛苦。小時候,最怕乾的活,當然是夏天收稻穀了,這也是農村父母最喜歡叫孩子乾的活了。暑假,對於城裡的孩子來說,是各種興趣班,然而,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是各種忙不完的農活。


因此,聽到幹活兩個字,心裡就會有種壓迫感,有些不情願,也有些害怕。


還好,長大了,成熟了,來到了城市裡來找工作了。幹活,沒有像九十年代來廣東打工的人一樣進工廠幹,也沒有回農村幹農活,這些或許我都幹不好。多讀了幾本書,算是擺脫了體力勞動賺錢的命運,這應當也算是一種進步了。當然,主要還是得感謝好時代。正是因為最近幾十年經濟的飛速發展,才有了我們如今這麼美好的生活。


稻盛和夫所謂的“幹法”,顧名思義,就是應該懂得的工作的方法。如此才能幹好我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工作態度。


我們國家,經濟發達了,有了許多高科技企業,但是在整個全球商業競爭中,我們仍然是製造業為主的業務模式,而真正的高新技術和高端品牌,任然被美國為首發達國家所掌控。


而“活法”,則是講我們應該秉持什麼樣的生活態度來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其中提到的一個人成功等於思維方式✖️能力✖️熱情。其中思維方式最為關鍵,這是我們的生活哲學、價值觀和邏輯思維,對於同一事物,思維方式是可以完全相反的。因此,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思維方式是錯誤的,那能力越強,熱情越高漲,反而更加的失敗。而在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的前提下,我們一方面要不斷的精進,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要對工作保持熱愛,那種“養老”的心態來工作的,是最要不得的。


人活一輩子,找到一個自己願意奉獻終生的工作,那是非常幸運的。即便很多人,口口聲聲說多麼想不工作,待在家做家庭主婦或者家庭煮夫多麼多麼的好。其實,有這種想法,還真未必就適合呆在家裡,呆久了,很容易就煩了。


而能正確找到工作的價值,懂得家庭生活對於人生意義的人,無論在工作,還是在家,都能過得很開心,很專注,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