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2015到2020

每年六月都是最忙碌的季节,对于高三的学生,忙碌的学习、紧张的考试、忐忑的查分、学校的抉择、离别的酒宴。高考故事仿佛就像昨天一样,2015年的夏天,那场考试送我从温州到了杭州,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曾看到一句话,说得很准确很真实——我们那群人就一直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群人就各自奔天涯去了。

浙江省平阳中学

五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对于我,也让我变化了很多。期间回到过母校“浙江省平阳中学”,老师没变,学校翻新了,教室里的人也来来去去。那时的浙江省还分文理科,我不太喜欢学物理,偏爱历史,但是化学和生物还算喜欢,于是选择了理科。记得那时期末考做宁波八校联考的试卷,物理还没及格(温州和宁波、杭州的基础教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是那个爱恨交织的三年,讨厌过学习又喜欢过学习,在平阳中学度过了成长的三年。我们称她为“平中”,她在1938年11月11日诞生,是抗战年代平阳人对知识的追求,是现在“双十一”游子的惦念。每年校庆食堂会分免费的水果给我们。学校里有块田,我种过空心菜、种过草莓,摘过桃子、摘过梨,喜欢一个人在黄昏的漫步,是平中给我们的宁静。从2012年9月到2015年6月,于是三年就过去了,简单而又充实。老师们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考生,就像平中每年为我们高考倒计时、为我们喊楼、和我们毅行。

浙江工业大学

那份高考的试卷,我至今也没有对过答案。记得那次去学校拿答案的时候,标准答案在浙北堵车,于是没有拿到,后来也没有去看过网上的那些答案。后来去了南京、十堰、武汉,从武汉天河回到温州的那个晚上,我查到了自己的分数,636分。于是所有的志愿都报了浙江省内的高校,没有选985/211,浙江工业大学那一年的高考理科最低分数线就是636。其实没有太多坚定喜欢什么学科,也是知之甚少,我们进入了一个叫做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是的,浙江工业大学也成为了我又一个母校,而我也读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去了无锡的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关于工大有很多故事,关于江大有很多未来,故事将从这篇开始。不过在这里,还是要祝福今年每一位考生,今年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今天2020年3月30日,也有几个省份的高三返校了,祝福每一位高三生,六月以后,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归来心系家乡。借用冰心先生的一句话:“愿你的一生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