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摇号幼升小,给你四种选择不要再焦虑!


经历一个超长假期与躲避新冠的“追杀”,却又迎来一个新的幼升小摇号政策的焦虑。过去可以烧香菩萨保佑,实在不行,黄牛也可以顶顶用?

随着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意见》发现一切都变了。

给有娃的家长发了《实施意见》,还是接到众多电话,新政雾里看花,到底怎么择校,还是不知如何选择。


真心话,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上海优质教育资源还是供给不足,可怜天下父母心,放眼全球哪个国家其实都一样,好的学校都想进,可国情不同,务实点,好学校怎么进?

今天聊聊幼升小,给你四种选择,让你轻松择校不焦虑。

一、国际学校

外籍子女学校

前提是你得外籍。至少9年后,读完初中出国或者要继续高中结束再出国。学校软硬件一流,就是一个迷你版联合国。2020年这类学校会容易,新冠导致世界各地闭关锁国,很多老外不能来中国。一句话,国际学校现在有空位,我们欢迎你。

弊端:

这类孩子想要转体制内学校,参加高考基本上不行。不享受我们的义务教育。只能按照外籍人员子女模式培养。想想20年以后的世界到底什么样并不确定,到底谁是发达国家,孩子是否可以会认祖归宗还真讲不清楚,这只能靠家庭培养,就不用指望学校了。未来哪里更适合读书、工作、生活现在无法下结论。

二、私立民办

国际融合课程,两条腿走路,体制内和体制外兼顾。

优势:有中国文化,也有洋墨水,进可攻退可守,选择时间推后,看看孩子的发展情况,看看之后的世界变化和家庭情况。

弊端:部分学校孩子课业压力较大大,学习辛苦点。英文会很出色,虽无法像老外一样出色,但仍可应付自如,聊聊国外的哪些事,分分秒秒。基本上不需要外面补课当然也节约孩子学习。并且学费比国际学校少一半。

三.纯体制内民办

优点:国有企业投资的学校,不属于政府所有,这一类学校属于体制内民办。例如,平和系,张江系的学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老师要求高,学校条件比较好,学业压力好大一点不会小,教的当然也不少,学费比上述两类学费低很多。考试成绩不会少,未来升学有保障。

弊端:并不一定在你家门口,专人的接送少不了,风里雨里要想好,搬家也是新的思考。上面的1和2其实也面临路远这个问题,如果能进去在重要性上相比,还是能够了克服得了。

四.公办

1、公办重点小学

学区房对口,满足户籍要求,重点学区五年内只能一户入学(二胎除外)入户年限符合就可以进。

优点:上下学路程少、学习压力也不小、学校素质拓展项目多、学费令人感动(上海纳税人替你交了)

如果说第一梯队的顶配公办小学,其实无需多言,时不我待赶紧下手马上报名。做父母的通过这种方式做选择会变得简单易行。

缺点:提前五年布局,公办严格执行教育大纲,老师当的轻松,很多时候靠的是周边对口生源决定升学率水平。

2.地段公办配套小学

一般来说,公办配套学校的监督体系比较完善,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目标的设置比较符合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目前看很多公办配套不少班级都存在“大班额”的情况,也承载了实现教育平权压力。

优点:

公办学校注重共性管理,按成绩,无差别对待所有学生;毕竟是公办给户口学校总会招到好的老师。

公办大趋势:不希望家长焦虑,拼各类竞赛,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前段时间朋友圈有句很火的话: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进了好小学,不意味着孩子就能摇身变学霸!教育是一条马拉松,未来孩子有多强,更多的还要看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大!当然互联网时代现在课外教育资源的丰富,其实无形中拉平了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说来说去,教育这事呀,还得靠自己!最好的学校,就是家庭学校,最好的老师就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