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英雄归来!这首《等你回家》,唱给所有成都援助医疗队员

无悔出发

2020年2月2日,大年初九。对于普通的千家万户来说,这个因疫情而延长的春节假期还没有过完,晨光中,39名成都医护人员却已悄然打包完毕,踏上援助武汉的征途。

这一去,就是两个月。


有了第一队,还有第二队、第三队……这些日子里,先后有8批次共238位成都医疗卫生工作者(援鄂232人,援甘孜州6人)无畏出征。。


这些队员中,大多都是医院科室的业务骨干,是冲锋陷阵的无畏“战士”,却也是别人的父母、儿女……

不是不知道,病毒的凶猛,疫情何时结束无法确定……这一去,他们将冒着巨大风险,还将有一段未知的时间无法与所爱的人亲密拥抱。


但他们,仍然无悔选择了出发。


因为他们知道,在身后有家人,把担忧藏在心底,把家庭责任一肩扛过去,用鼓励的话语、支持的行动,让前方的他们能安心与疫情战斗。


如今,他们回来了!从3月17日起,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分批撤回并进入为期14天的封闭休整。如今,首批撤回的医疗队员即将休整期满,将迎来和家人期盼已久的团聚!


你们辛苦了!

这里有份迎接英雄凯旋归来的礼物

请收好!


由四川名医联合出品、成都音乐人创作的公益歌曲《等你回家》,邀请成都援鄂医疗队的家人,以及医务工作者、公安、社区志愿者等更多成都一线战“疫”人一同唱响。


当英雄已归,当团聚在望

让我们相约巴蜀大地

回归美好生活!


出品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都市公安局

共青团成都市委

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凡音动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单位: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谈资视频

新浪四川


承制单位:

成都宽窄文创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前线的四十多天:

他们的“军功章”,有家人的一半


MV画面里,医护与家人们那一张张温柔而坚毅的面容,背后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四川名医与参与录制的援鄂医护家属一一对话,他们之中,有的也是医务工作者,有的是其他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亲人出发“上战场”,他们的担忧、不舍和大义支持,尽化作一句句朴实的话语……


陈安明 电力工作者

成都援鄂队员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ICU护士 王静丈夫


“她是真的超人”


作为首支出征的成都援鄂医疗队员,又是任务最重的ICU护士,当了18年护士、11年党龄的王静,还是科室里首个报名请愿去武汉的医务人员。


出发那天, 王静的小儿子坐在父亲陈安明的肩膀上,手举着超人,大喊了一声:“妈妈不怕,我派超人保护你!”坐在车里的王静还没听清,陈安明的心里却先猛酸了一下。



“其实她才是真的超人,”在王静出发一个月后,第一次长时间、全天候带两个儿子的陈安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陈安明平时出差时间多,孩子主要是王静和长辈带,而疫情中他工作压力相对较轻,王静去援鄂后,管两个孩子每天起居、上网课、运动的任务就全落在了他身上。“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以前她工作家里一把抓,到底有多不容易!”


在武汉,几乎每天王静都要忙到凌晨,两个儿子都睡了,只能抽空和陈安明简单通个视频。


“虽然心疼她辛苦,但也完全理解她,”陈安明说,自己在2008年、2012年两次地震中都奔赴一线参加过抢险,爱人也全力支持,“都是责任。”


邹川 医生

成都援鄂队员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医生 陈善萍丈夫


“出发前,我陪她一起剃了光头”


在出征仪式现场,两个光头医生曾是无数摄影镜头的焦点。陈善萍和邹川都是市五医院医生。支援湖北,夫妻俩都想递交请愿书,但考虑到家中还有1岁多的孩子,二人商量后,还是让防控操作更好的妻子去。



接到通知的那个早上,邹川帮爱人收拾东西时,看到妻子的一头秀发。“要不,剪了吧?”邹川建议道。“你剪我就剪!”陈善萍说。邹川二话没说,拿出剃发器,把头发率先剃成光头,然后帮妻子把头发剃完。“这个仪式,可以充分代表我对她的鼓励,”

邹川后来才知道,爱人成了那次援鄂医疗队中唯一一个把头发剃光的女同志。


到达汉阳方舱医院的第一天,从头到脚全幅武装,6小时高强度工作后,下班后陈善萍没顾上吃饭,用半小时时间赶出了千余字的"汉阳方舱医院战地日记",从进食、入舱、靴套、医疗任务,再到保暖、出舱、情绪等,挨个与同事和后续可能到达的医疗队员做了分享。



她按照酒店洗手间的布局,一一标注出相对清洁区、相对污染区的位置,以及各个清洁物品的摆放位置的照片,后来还在网上广为流传。


姚旭东 医生

成都援鄂队员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 刘芳丈夫


“她去做医生的‘医生’,工作非常重要”


妻子刘芳穿梭在武汉的隔离病房,丈夫姚旭东在市四医院镇守发热门诊,医院的同事们都说,两口子都上了“前线”,确实不容易。


刘芳的出发,也是疫情中成都市第一次派出精神卫生专业专家援鄂。“她到武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当地的医护人员‘看病’。连轴转了那么久,疫情救治压力又大,很多医护的情绪都比较紧绷,”刘芳告诉丈夫,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她就为驻守武汉红十会医院的9位医务人员分别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治疗,经过专业的情绪引导和支持性心理安慰,他们原本低落的心理状态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对后面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性和计划。



“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她工作的重要性,我支持妻子上前线的决定,孩子我会带好,双亲我会照顾好,不让她牵挂。”姚旭东说。


吴姝 护士

成都援鄂队员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护士夏赟 妻子


“我们结婚不久,没有后顾之忧”


结婚刚两年的吴姝和夏赟不仅是同行,更是长时间在同一个封闭病房里工作的同事,日久生情的“办公室恋情”。“我们结婚不久,暂时没有小孩,长辈也还能照顾自己,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这次去援鄂,一开始我们俩都想去,想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吴姝说,之所以后来自己没有“竞争”过丈夫,是因为他参加过2018年的全省卫生应急演练,有实战经验,而自己则留守在医院ICU,继续守护危重病人。



这段日子,每天只要不上班,小两口一定会开视频,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相同的工作性质,让远在武汉方舱医院的夏赟对老婆完全没有“报喜不报忧”的机会。“方舱里一个班是6小时,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肯定累啊,难受啊,有同事因为喝水少导致缺钾而手发抖痉挛,还有因憋尿的尿道炎风险,这些我都能想像。”


看惯了ICU里的生离死别,吴姝对危险和辛苦泰然以对,“怕归怕,但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坚守奉献,等待成都再次魅力绽放


从疫情爆发,到全国多省“清零”,抗击新冠疫情的两个多月间,中国的成功让世界有目共睹。而这一切,除了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付出外,还有各行各业、更多人的坚守。


成都导游:

最紧缺的医用防疫物资 她发动同行从国外“人肉”扛回



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蔡雅兰来说,这个春节是前所未有的特殊。本应趁春节大假忙碌带团出国的她,因疫情而不得不“停工”。然而,她这个春节过得却比往年还要忙碌。


“疫情来了,我觉得就算不能带团,也应该利用工作关系做点贡献,”了解到国内医用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等疫情防护用品均相对匮乏时,蔡雅兰在朋友圈里发出倡议,在大年初一就牵头组建了“四川领队爱心联盟”,倡导身处国外的导游同行都行动起来,全力、主动、无偿地为国内采购、运输医用物资。



莫斯科总商会收到为中国武汉捐献的一吨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镜,蔡雅兰几乎问遍了朋友圈里的在俄领队,帮忙的领队又发动自己团内旅客人手一份,义务“人肉”全部带回中国后,再由“爱心联盟”联系接手义务配送,最终成功抵达湖北省。


在她的动员下,“爱心联盟”的领队们共募集捐款八万余元,成都中青旅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导游、领队们纷纷自发地展开了一次全球“扫货”,从多国找医院、寻药店、联渠道,利用职务便利,以“人肉快递”的方式将医用短缺物资带回国内。


直到2月中下旬,蔡雅兰才真正闲了下来。“现在从国外疫情来看,还没有到恢复国际旅游的时候,所以我现在也不急着‘复工’,”她笑着说,“我会休息、充电,好好陪陪家人,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机会带领更多的旅游者领略咱大成都的魅力。


坚守在雪山之巅的湖北籍妈妈:

“既然回不了家,就让我来坚守,让同事们团圆!”



谭敏来自湖北宜昌,在西岭雪山景区工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本来春节假期是她期盼已久,能回老家与母亲和孩子团聚的日子,但疫情爆发后,归家无望的她主动请缨,春节期间在没有游客的西岭雪山值守,参与防疫,让同事能回家团聚。


孩子们放寒假后,谭敏把他们送回了老家让母亲暂时带着,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她回家团聚的脚步。母亲带两个孩子身体吃得消吗?娃娃上网课有人督促吗?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一刻也没有停止,但既然选择了坚守,谭敏把强烈的思绪藏起,每天坚持上山下山,为值守人员测量体温,对索道站房等公共区域进行保洁消毒。景区恢复开放后,她又每天忙于为游客服务、登记体温……


“那么多成都的医务人员冒险去湖北救人,我能做的就只有坚守岗位,让他们在春暖花开回家后,用一个美丽的西岭雪山迎接他们。”



疫情中,大家彼此鼓舞坚守希望时

最爱说一句:“等待春暖花开时…”

如今,春已暖,花已开

疫情正收尾,英雄已归来!

我们曾经热爱的生活,正在全面回归!

宽窄巷子


西岭雪山


锦江绿道


宽窄巷子、太古里、锦江绿道、杜甫草堂、武侯祠……我们身边熟悉的一切,都在逐渐恢复往日热闹。


走出城市,一路向东——与我们“远亲不如近邻”的重庆,洪崖洞、磁器口……每个美好的城市角落,烟火气都在变浓。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

让我们在这首《等你回家》的歌声中

忘却伤痛

走出停留已久的家门

走向灿烂的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