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乌克兰的传家宝,安-225升级后重返天空,中国差点就能生产

航空爱好者将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有史以来最大的货运飞机又回来了,世界上唯一一架安-225“梦幻”运输机(UR-82060)于上周三在乌克兰基辅郊外的哥斯托梅尔机场进行了升级后的首飞。

这次首飞持续两个小时。据安东诺夫公司称,这是一系列试飞中的首架次飞行,用于验证乌克兰设计并安装在飞机上的新电源管理和控制系统。

虽然安东诺夫公司尚未确定安-225恢复货运飞行的日期,但可预见的是该机将继续成为安东诺夫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支柱。

安-225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的,唯一一架安-225飞机于1988年完工,在成功完成运输“暴风雪”号的军事任务后,随着苏联的解体被乌克兰继承,搁置停飞了八年。

好在随着全球超大超重货物航空货运市场的火爆,安东诺夫航空公司有了资金对安-225进行维修改装,让该机投入商业运营。2001年5月23日,安-225获得了独联体航空委员会办法的型号合格证,进入航空货运领域。

安-225从此成安东诺夫航空公司的制胜传家宝,自2001年在商业货运领域首次亮相以来便创造了240多项世界纪录,该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640吨,凭借其独特的250吨载重,无论降落在世界哪个机场都成为一道罕见的风景。

虽然该机每小时租金高达30000美元,但是由于装得多载重量大,因此在很多场合比租用安-124飞两架次还是合算许多。

该机很快表现出让安-124相形见拙的超强货运能力,2001年9月11日,安-225装载四辆主战坦克创下了253.82吨的载重纪录。

但多年的持续服役也使安-225不断老化,鉴于该机的重要性,安东诺夫公司在在一年多之前开始对安-225进行升级改装。

由于俄乌交恶,除了上文的电源管理和控制系统外,此次升级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换掉机上俄罗斯制造的设备,如仪表盘上的仪表以及飞机轮胎等,降低该机以后维护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

2016年,安东诺夫公司与中国空域产业集团签署重新开始生产安-225的协议,先由中国资金恢复第二架安-225半成品的完工,在全面复产该机。但由于西方的阻挠,这项交易已经被搁置,唯一一架安-225将成航空史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