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祈愿大众吉祥安康!

今天是2020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十九,在佛教里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值此殊胜吉日,祈愿大众诵经念佛、吃素放生、忏悔布施、持诸善业、福慧双修、诸灾消除、平安喜乐、吉祥安康。我国民间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很深,但关于菩萨的一些佛教常识,许多人可能还很迷惑。本篇文章,小编就带领大家走近“观世音菩萨”,感受菩萨的慈悲加持力。

“观音菩萨”本名“观世音”,唐朝玄奘法师在《心经》中也将其翻译为“观自在菩萨”。观世间贫苦声音,得世间吉祥音,故名“观世音”;观空苦无常,放下解脱,得究竟自在,故名“观自在”。观音菩萨的形象有很多,有三十三化身,比如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只要众生在危机之中有所求,菩萨即观其音声应缘救助,故而有那句经典的偈语: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许多人认为观音菩萨只是“菩萨”阶位,不是佛,这就大错特错了。观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觉行圆满、开悟成佛,法号“正法明如来”,但后来因不忍众生受诸苦,为更便于救助苦海众生,选择自请降格为“菩萨”,倒驾慈航。我们常会在一些寺院观音殿外面的牌匾上看到这四个字。

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合称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在如今浙江的普陀珞珈山。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起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两胁侍,合称“西方三圣”,共同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阿弥陀佛也是观音菩萨的老师,我们认真观察会发现,观音菩萨的头顶总是盯着一尊佛像,这尊佛像就是他的老师阿弥陀佛,他时刻将老师的佛像顶在头顶,以不断激励自己精进修行,永不退转菩提之心。

《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经曰:若遇苦恼灾难时,专心虔诚称念观音菩萨圣号,必获观音菩萨闻其音声,予慈悲救济,应以何身得度,而现其身度化。佛门中与“观音菩萨”密切相关的咒语主要有六字大明咒、大悲咒等等。

许多人可能会质疑观音菩萨的性别?在这里,小编告诉大家,佛菩萨是没有性别之分的,有分别心就有妄想,这对修行是不利的。观音菩萨宝相最初是男性形象,后来传至东土,因其无量慈悲柔和的特征更符合女性,故而在汉化的过程中,在造像上逐渐以女性形象代之,更利于渡人渡心。一切都是一种善巧方便,不可过于执着。

我们拜观音、念观音,更要做到学观音,像观音菩萨一样慈悲善待众生,修清净平等菩提心,努力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境界。佛教认为,一个人最好的相貌是修成菩萨像,菩萨身上所具有的端庄慈爱之美是由心而生,是任何浓妆艳抹都装饰不出来的。“相由心生,相随心转”,真正善用其心,践行菩萨道,才能真正与菩萨感应道交。念菩萨,若心不诚、不净,喊破喉咙也枉然。

希望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回向偈: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