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撿漏?究竟能佔多大便宜?

這是 寶雞今樓市 的第 244 篇文章


說到法拍房,估計很多人立刻聯想到“撿漏”。

昨天,有位粉絲在後臺留言問關於“法拍房”、覺得這種折上折、又比市場價便宜的房子簡直是福音!

動不動就六七折,如果100萬的房子,能便宜40-60萬,簡直讓人無法抵抗。可這是“真便宜”還是“假便宜”呢?

一般人看不透,更猜不透。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房子值得買不?

不限資格+便宜是最大賣點

近幾年包括淘寶網、京東網、公拍網在內的多家網站推出拍賣板塊,成為法拍房的“官方”拍賣平臺。


自2018年的5.15限購升級政策後,大部分城市讓很多人一夜之間失去了“房票”。而不需要購房資格的法拍房就成了香餑餑。更讓購房者心動的是,起拍的標價一般比市場價低起碼八五折!

並且按規定可以拍賣三次,而只要“流拍”一次,價格就會降到原來的八折,所以到了“三拍”,經過幾次折扣,價格已經十分優惠(誘惑)了。而如果三次均“流拍”,法院則會以更低的折扣進行“變賣”,屆時價格會更低。

簡單的解釋就是:市場價格為100萬元的房子,拍賣價就是80萬元(100萬*80%),如果流拍,第二次拍賣價64萬元(80萬*80%)等。

法拍房不限購,起拍價又低於市場價(起拍價最低為評估價或市價的70%),無中介佣金,這些特點的被各平臺大肆宣傳後,吸引了大批吃瓜群眾強勢圍觀。


給大家做個科普,法拍房第一次拍賣按評估價拍賣,第二次拍賣按評估價的80%拍賣,第三次拍賣按評估價的64%拍賣。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明顯出現斷供的現象。國內司法訴訟的週期較為漫長,法院拍賣房產光是從評估到拍賣,就需要半年多時間.

所以當下正在被法拍的房子,至少是2年以前涉案的。

另據樓市君瞭解目前上線的法拍房主要有四個來源,一是按揭違約產生,二是民間借貸違約產生,三是司法沒收,四是無主房產。

寶雞的法拍房啥價格?



以上是隨手在阿里的司法拍賣裡截取的部分房源(還有陳倉啊、金臺啊、渭濱啊包括各縣區都可以選擇)


除此之外,以寶雞最熱門的區域高新區為例,上右側圖位於高新大道3號院1幢1單元0501號住宅用房目前的評估價高達82萬多,拍賣價竟減少了近20萬,這樣一對比,法拍房還是比較划算的。

風險究竟有多大?

樓市君頂著砸人飯碗的風險告訴大家,法拍房相當一部分,會有一些瑕疵。所謂瑕疵,在樓市君看來,有三個點非常棘手,會讓買家想死的心都有。



一是原房主不肯搬。

最高法專門出臺過,唯一住房是否可執行的司法解釋,如果被執行人確實只有這一套房可住,就不能強制執行。(當然,有少數地方執行局比較彪悍,也能強制執行)

最麻煩的是,裡面還住著老弱病殘。這樣的房子即便買下,也沒辦法實際佔有,打110都沒用,可以說是買法拍房最臭名昭著的風險。所以,最好不要碰非空置房。

二是存在多頭債務。

做盡調的時候,要注意委託拍賣的法院是第一手直接查封房屋者,還是輪候查封者,關注是否被其他機構查封。

最麻煩的是,房子抵押給了高利貸,查也查不到,最後真有可能上演電視上,在你家門口潑油漆的事情。

三是帶租拍賣。

這是常見的貓膩,說一次性付了10年租金的,都是老賴設計的騙局,依據民法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競買人取得房屋所有權後,不能對抗租客的租賃權。所以根本沒辦法趕租客走,除非支付鉅額違約金。

四是稅是大坑

轉讓和受讓兩家的稅費,都是由競買人一人承擔,這個大家應該知道。在稅費方面,各地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每個案例的情況也不一樣。就拿住宅來說,個人和個人身份交易相對簡單,競買人非首套要承擔3%的契稅,被執行人如果不滿五或者不唯一,還要承擔3%的個人所得稅,以及增值稅。


這些相對透明,總體來說,法拍房的稅費跟新房差不多。

什麼才是不透明的呢?上面我們提到,房子如果原先由公司持有,被個人拍下,那就要交土地增值稅。如果房屋上次交易屬“非夫妻直系親屬之間的贈予或繼承”,那麼再次過戶會產生20%的個人所得稅。

原業主未繳納維修資金,這筆費用同樣也由競買人承擔。

另外,該房屋前業主拖欠的物業費、水電費、燃氣費、寬帶費、有線費等欠費,均由競買人負責承擔。

是不是法拍房就真的不能碰?

至少外行別碰,千萬不要一味抱著撿漏的心態去買法拍房。找中介?是一個解決方案,但必須是絕對專業的。有些是還是要靠自己去跑去查。工作日白天去一次,晚上去一次,週末也白天去一次,晚上去一次。

多問物業和鄰居。遇到特別便宜的房子,最好別碰,畢竟盯上法拍的都不傻。

外地法院的案子要小心,網上都能查到案情,最好研究一下,公告和標的物介紹必須反覆看。

直到產權證拿到手和住進房子,才算法拍完全成功!


最後,樓市君想說

法拍房不是不能買,而是一定要防範各種陷阱,親自調研清楚,避免買了個大坑。

二是要知道,法拍房早已是一個專業市場,高手太多,不大容易撿到明顯的便宜貨。把預期放低,能比二手市場便宜一點,就很好了。

三、對待“法拍房”,千萬要謹慎!

總而言之,對於法拍房,千萬要謹慎,不要“因貪便宜而衝昏頭腦”,如果你確定要買,一定要做好時間和精力的雙重準備!

樓市君建議:

未清場的法拍房,堅決不去碰;

對於不是太俏的法拍房,儘量在“三拍”時再出手;

如果想投資“法拍房”、需要你有慧眼識珠能力,能完整地查處該房產的抵押、債務和擔保情況,對該房屋做到“知根知底”。建議還是提前找個律師。

總之,以某種程度上講,法拍房不是一個便宜的買房渠道,而是一個“讓你覺得會便宜”的賣房渠道。

建議剛需一族、尤其是小白剛需,切忌跟風入法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