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不要成为别人希望的你,要成为自己喜欢的你

《少年班》豆瓣评分7.0,由孙红雷、周冬雨、董子健等人主演,2015年6月上映,曾获得了一致好评,口碑爆棚。

桥边姑娘爱糖糖


这部电影的导演肖洋毕业于西安交大少年班毕业,《少年班》是一个学霸描写的自己青春往事的自信回忆录

1998年,来自西安交大的周志庸导师,到全国各地选拔高智商少年,组成“少年班”,为了冲击著名的国际IMC比赛做准备。

少年班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1到15岁之间,周老师不顾校委会的反对,带领形色各异的少年班学生开始了冲击IMC的训练。

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跟平常的孩子一样,也会时不时的逃课、打架,还学着大学生追女生,不断冲击着校规的底线。

周老师努力的支撑着这个特殊的班级,怎奈事与愿违,随着汽车爆炸事件、伪造教育部文件真相的暴露、IMC赛事的结束,在经历了一次次磨难之后,少年班被解散了,学生们回到了原来的学校,周老师也离开了学校。

桥边姑娘爱糖糖

电影看似讲述的是天才少年们的故事,归根究底,还是一个关于你我他青春成长的轨迹道路。努力就能成功,有梦就去追,不要成为别人希望的你,要成为自己喜欢的你。


01青春路上,青涩美好

周知庸老师,从全国各地选拔了22位少年,组成了肩负艰巨使命的少年班。然而少年班里的孩子显得格格不入,论智商他们是天才,没有他们解不开的题,论年龄、论心理他们是大学生里眼里曾经的自己,幼稚、可笑,但他们还要学着装成大人,他们是一群与众不同的“小怪物”。

少年班成立后,也曾受到质疑。课堂上数学系老师出示1992年研究课题,也是IMC基础试题,难倒了数学系学生常青,没想到让12岁的方厚政轻松解决,惊艳了数学系老师,也得到了漂亮女生江依琳的好感,少年班第一战出师大捷。

周志庸为了得到校长的支持,邀请国内数学专家现场出题测试,少年班不负重望,出奇制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扬:“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终于受到校长认可和支持。

拜伦说:“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桥边姑娘爱糖糖


少年班是一群焕发着青春气息的孩子,有着同龄孩子的所有特性,他们也向往爱情。

在一次舞会上,为了能够和江依琳一起跳舞,麦克激怒了常青等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幸好大法及时赶到,拉掉电闸,四人狼狈逃跑。

大法偷马被保安抓获。由于自尊心的缘故,个个都在吹牛说与江依琳一起约会啦。没想到被吴未一句话戳穿“江依琳整晚都在教室上自习!

当我们青春年少时,我们会因某某而惺惺相惜,被抬头可见的天空所禁锢,我们也曾痛苦挣脱于转瞬即逝的懵懂爱情之伤。

青春的爱情是懵懂的,并不是荷尔蒙的交汇,而是荷尔蒙的隐忍。青春的爱情是无限接近美好的渴望,是循序渐进地去拥有欢喜,是在喜欢的人面前轻歌曼舞、展现活力时的自豪。

人们在青春中对这份美好是偏执的。与其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不如说:那些多出来的真性情,才是青春。

02 知己难得,友谊长存

亚里斯多德曾说:“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可是,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

真正的友谊是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桥边姑娘爱糖糖


吴未是少年班特殊的孩子,智商一般的他,被副校长妈妈包装成高智商的学霸,推荐到少年班,后来却被少年班的同学识破,称为笨蛋“吴妈。”

一直以来,表面无所谓的他,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听到渔船长途运鱼的故事时,才知道自己是周志庸安排到少年班的“鲶鱼”,他是班里“金枪鱼”的保护神。

在面对天才不可抗的智力压力下,他没有走向一条竞争对抗之路。而最终接受了自己的这个特殊使命。

自此之后,他开启了勇敢、自信的人生之路。在他的痛苦中,还隐藏着一种荣耀感。他是那个踮起巨人站得更高的椅子,他也是那个在朋友成就卓越时,第一个鼓掌的人。

在即将离开心爱的学校时,在信中,勇敢的向周兰表达了爱慕之情,为自己的少年班之行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真正的朋友在乎的不是你兜里有多少钱,手里有多大权,事业成功与否,而是在这个荒诞的世界,能和你一起抵挡生活的艰难、共享快乐,这才是真友谊的趣味。

人这一生,有许多比权利,金钱,地位更重要的东西。一个人,首先要为人,再处事。

我们走过青春,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爱上什么人,经历什么事,陪伴了谁,而是学会了承担责任。


03追寻内心,逆风飞翔

周志庸老师,1978年第一期少年班学生。他在少年班时也曾经迷茫过。曾经的他疯狂迷恋着英语系的一个女孩。

桥边姑娘爱糖糖


“那个女孩说只要脱光衣服在山上跑一圈,就和我在一起,没想到只是把我当成了跟同学打赌的赌注”。 当时的他感觉身心受到了极大地羞辱。

从此,他迷途知返,专心学习。后来,他提前两年毕业,被学校保送到慕尼黑工大。

周老师平淡的说出这句话,从那件事开始,周老师开始对世界不报以全部信任,也学会了欺骗。但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单纯,丝毫不掩自己的智商超群,对女神也不掩饰爱意,也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去奋斗。

少年班的组建是周志庸毕生的希望,他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少年班孩子的身上,以此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口。

调皮的孩子们一次次的犯错,周志庸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耐心,感化他们,激励着他们。本该在教室参加集训的孩子们,却逃课去参加舞会,等不到他们回来,周志庸在黑板上留言:“你们应该沉浸于知识与战斗,这样你们的孩子才能歌舞升平。”

可周志庸的耐心和忍让并没有挽回少年班解散的命运。

炸车事件之后,大法和吴未被学校开除,校长发现了周志庸伪造文件的真相,校委最终决定解散少年班。

少年班的使命嘎然而止,也让周志庸认识到少年班的学生只是一群孩子,一群活泼可爱、顽皮懵懂的孩子。

正如记者所说的:“在他们本该听格林童话的年纪,却在这里进行严格训练,违背了教育秩序和教育规律!”

影片结尾周志庸说:“别总想着主宰、控制孩子们。”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并没有一套统一的优秀标准所在。与其管控孩子,不如多给他们一份信任,他们学会自己去创造生活。相信孩子,是为人父母对子女的最大信任。

少年班虽然解散了,但组建少年班的初心却在他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对于周老师来说是成功的,那些孩子终不会忘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不会忘记曾经一起的少年班和那周老师,多年以后孩子们终将也明白:少年们成了大树,也不枉曾经一起经历过的少年班。

桥边姑娘爱糖糖


很多年前,你拥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在清晨中奔跑,因为天赋异禀,有些人天生跑得更快,跳得更高,飞的更远,他们就是所谓的天才,但天赋并没有让他们成为神,七情六欲依旧存在,他们单纯的情感,好似天空中的明星,

当我们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一定要倾听内心最勇敢的声音,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广场上,回响着悠扬婉转的音乐。周志庸终于认识到,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遵从教育规律,让孩子快乐、健康、自然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一定要感恩些什么,我觉得,还是要感谢此刻正苦中作乐的自己。乌云不会一直在这里停留,它会去到别的地方,可能下一场暴雨,也可能来一次阵雨。

总之,不会让你一直苦,也不会让你一直乐。重要的是学会苦中作乐,我们内心要足够豁达,才能看清这世间万物,发现世间的美好。

人生不管经历过什么,不管未来将要经历什么,都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一段宝贵且难忘的经历。一切都可以成为过去,我们也将重新启程,谁的青春不迷茫?那些青涩的岁月才叫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