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易烊千玺饰演的李泌历史上有多牛?张良范蠡级别

电视里的李必

历史上得李泌生于公元722年,出身赵郡李氏辽东房,祖先是汉化鲜卑人,北周太师李弼之六世孙、唐朝吴房县令李承休之子。李氏发达后注重教育,为李泌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李泌初次登台是在开元十六年,因为大两岁的表哥员俶在大唐玄宗主持的竞赛中表现突出,玄宗就问小朋友还有跟你一样聪明的吗?员俶说他舅舅的儿子李泌。于是李泌闪亮登场,见皇帝时,玄宗刚好在跟名臣张说下棋,张说就用方圆动静做赋出题考他,并提示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小帅哥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满分答案得到唐玄宗的夸奖后,还成为了著名宰相张九龄的小友,所以说从小就是神童学霸。

李泌回去后熟读经史,特别爱好《易经》。他经常游历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不吃肉,仰慕神仙不死之术。天宝中,成年的李泌在嵩山上书论当世务,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玄宗也想起了这位多年前的神童,就召来讲解老子易经,安排他待诏翰林,辅佐太子李亨。太子也对这个父亲推荐的年轻人很看重。李泌由于年轻气盛看不惯奸臣 杨国忠、安禄山,写诗讽刺,结果被皇帝跟前的红人杨国忠赶到湖北蕲春,干脆脱离了体制去了颍阳,重新过着游山玩水的游学生涯。

756,安史之乱暴发后半年,太子李亨灵武称帝,史称唐肃宗,34岁的李泌也突然从遥远的突然出现在老朋友的面前,正在找他的唐肃宗高兴坏了想给他授任右相官职,但李泌自称山人,坚决推辞,最后还是不得已做了元帅府行军长史。因为李亨很信任李泌,从制书文诰到将相升迁,无所不参与,史称其“权逾宰相”。

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聪明勇武,肃宗想封他做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惯例掌握这个军方要职的都是太子,李泌敏感的指出虽然李倓才能足够做元帅,但既然皇帝想立哥哥李豫做接班人,就不能再安排李倓掌管军权,并引祖上的太宗李世民为例说服了皇上。这是他第一次处理接班人问题,但不是最后一次。

当时安史之乱军情频繁紧急,李泌说服皇帝自己先帮他过滤,紧急的才当晚送,一般的都是自己跟太子处理在告诉皇帝。

安史之乱的平定可以说他是居文臣之首,堪称中唐的张良。为什么呢?

首先是战略眼光,因为叛军把抢掠的财宝都送到他们的大本营范阳,判断对方没经营根据地做长期打算,料不出二年必败,建议肃宗不要速战速决,定下“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部署。提出让李光弼守太原,从井陉,郭子仪取冯翊,进取河东,这样一来安禄山四大悍将的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 让郭子仪不要取华阴,好让叛军拉长战线北守范阳,西救长安,这样就会疲于奔命。然后以逸待劳,集中优势兵力择机蚕食对方的部队。 但因为皇帝急功近利想早点拿下长安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因为唐玄宗曾说收复长安后自己才完全不管事。部分建议并没有得到执行,而采纳的都证明了他的判断的正确。

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肃宗也没有听从李泌的建议趁乱直捣叛军老巢,仅仅收复长安、洛阳两京,虽然奠定了自己的权威,但又错失歼敌良机,于是安史之乱延长了几年。

其次是处理好跟太上皇的敏感关系,肃宗因为在做太子时,被李林甫多次陷害,于是命令将士拿下长安后要把李林甫挫骨扬灰。李泌提醒他虽然现在是皇帝了,但太上皇还有影响力,仍任命了不少宰相以及发布诰令。而且李林甫的行为都是太上皇唐玄宗批准的。儒家的孝道是道义大旗,一旦太上皇因此担心秋后算账到自己头上容易引起皇位的不稳定。于是暂时打消了报仇的念头。收复长安后,唐肃宗上表四川的唐玄宗,愿意回去做太子,想接他回长安做皇帝。吓得唐玄宗死活不肯来。李泌赶紧告诉他说措辞不对,重新写了思念父亲,只想早晚服侍问安的信过去后,唐玄宗才收拾行囊回到长安。

还有帮助收揽人心,四川的玄宗皇帝赐肃宗老婆张良娣七宝鞍,李泌献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可以把珠宝拿下分给有功将士,肃宗拒绝了老婆的意见听从了李泌的建议,但李泌也因此得罪了皇帝老婆。毕竟对女人来说,拿走本送给她的奢侈品是要结仇的。

还有一件事是,皇帝想立张良娣为皇后,毕竟是感情很好的患难夫妻,而且她祖母是昭成太后的妹妹,昭成太后是中宗的妃子,但也是唐玄宗的情人。李泌回答说:“陛下您还在灵武办公。现在大家都是想跟着您打回长安好升官发财才得到皇位。现在战事不稳,不能只顾自己喜好,这种立皇后的事以后可以问太上皇再决定。”肃宗于是搁置了立皇后的事。

但两次三番得罪了皇后,李泌也知道自己迟早要吃不了兜着走的,等收复长安而且小时候赏识自己的唐玄宗也接回后,趁着皇帝还能信任自己,李泌急流勇退,辞官去了南岳衡山。

李泌走后,唐玄宗跟肃宗父子俩也因为如何处理叛军大燕国的刑部尚书张均闹了矛盾,张均张垍兄弟本是张说的儿子,张垍还是驸马,后面投降做了宰相,张垍死于乱军。唐玄宗恨他们是皇亲国戚还背叛自己要处死,但因为唐肃宗在娘胎时因为张说劝阻才能生下来没打掉,所以请求并阻止了父亲的想法改为流放。

因为玄宗住的兴庆宫容易接触群众,担心肃宗身体不好有复辟危险,宦官李辅国自作主张把太上皇赶往太极宫,并把身边的办公室主任高力士,卫士长陈玄礼赶出京城。身边服侍的人也都换成了不熟悉的新人。

两年后的762年,唐玄宗在儿子肃宗死之前13天去世。宦官李辅国通过率禁军扶持太子上位,处死了张皇后成为控制朝政的权奸。新上任的皇帝李豫就是李泌以前支持过的太子。李泌被召来蓬莱殿出谋划策,不久后有神秘刺客暗杀了李辅国,代宗李豫大权在握后,赏赐李泌房子,还安排娶妻吃肉。

但李辅国的余孽宰相元载还是找借口把李泌赶去了地方。

李泌虽被贬任地方行政长官,但在所到之处都有很好的政绩,尤以在杭州任上的治绩著名,皇太子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也曾与李泌交游。 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

779年,代宗病逝于长安宫中,时年三十八岁的唐德宗李适即位。4年后“泾原兵变”爆发,叛乱的泾原军占据长安,李适出逃奉天。李适召回李泌授左散骑常侍,每天在中书省值班,不久之后叛乱平定。

德宗的李诵(即后来的唐顺宗)时为太子,因岳母郜国公主连累,德宗便有意废除太子。因为太子并没罪,李泌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妥协,不顾全家性命,竟然与德宗争执达数十次之多,最终保全了太子的地位。

789年,封为邺侯的李泌病逝在宰相岗位上,享年68岁。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 康熙六十一年,李泌与历代功臣四十人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后代评价他是唐代的张良,功劳类似明代道衍,春秋范蠡,顺便说下,被迫娶妻生的儿子后来为纪念他,在衡阳建立的南岳书院,也成为湖湘文化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