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谁是大赢家?

刚看完电影《大赢家》第一感受应该和大家一样我们生活中太多事情过于敷衍和表面形式,刚开始严谨在银行抢劫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在银行蹲守的那个警察,他所做的好比拿着剧本让劫匪怎么演。但是我们生活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差不多得了”。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其实也是其中一员,我之前做销售的,很多时候公司需要上报工作或者报销费用的时候都需要照片,比如在超市门口做地推,真的就搭好台拍完照片就走。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做地推顺便拍照呢?我们业绩不好的时候是否想过照片里面虚假的成分有多少呢,你认真去完成照片里的内容会怎样呢?我想成年人都懂。我们打工仔这样敷衍,很多领导也是。前几年不是出现很多领导视察的悬浮照片嘛!不都是只要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那个说别人太较真的人,但别忘了那些较真的人很多都成就非凡。

再回来说说电影,我觉得整部电影后面过于追求高大上了或者为了所谓教育意义弄的有些破碎,比如被劫持的人质开始反感严谨都后来配合严谨,中间发生了什么?就因为经理到银行威胁?这个心理过程显得很突兀。好比一个人你讨厌他怎么突然喜欢他了呢?他不需要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嘛,起码让人觉得这次的演习是为了可能的实战不丢性命,而电影中就一个莫名的挺身而出为了不让领导开除同事,我想这个有些牵强甚至敷衍。

再就是孕妇这个人物整片看下来伏笔不够,为什么说伏笔不够呢?因为很多人可以替代这个角色,比如重病的人、受伤的人都行,因为这个人物只是为了演习中途暂停。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个孕妇是假孕妇呢,真正是个和严谨配合的,为了帮严谨把钱从银行带走呢,是不是更精彩?

再一个就是严谨父母为了搞笑设定的人物,太过刻意。所谓老鼠儿子会打洞,严谨如此严谨父母去吃搞笑,这也太搞笑了。还有就是局长怎么就知道演习不会敷衍了事的?而且从开始就觉得这次演习不一般?这些人物设定都很有问题,很多都是冲着为电影增加搞笑成分的。

这些都是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虽然是喜剧片。可导演想给观众呈现太多了,最后可能导致观众消化不良。感觉《大赢家》个大鹏之前几部电影一样,用一个很好的题材展现现实意义,不过意义太大太多显得有点凌乱。大鹏电影题材切入真的很好,很多导演没这个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