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向日本扔原子彈的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溫度雨176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為了以後稱霸太平洋再無後顧之憂,偷襲珍珠港,使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惹惱了美國,隔日美國對日宣戰,日本對美國展開瘋狂襲擊,美國同意使用原子彈反擊日本。

1945年8月6日8點14分17秒美國在飛機上,往日本廣島相生橋以西100米的島病院上空600米處,一枚原子彈啟動,8點16分2秒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空中爆發出刺眼的白色閃光,隨之是震耳欲聾的大爆炸,幾百根火柱從天而降,


廣島市淹沒在6000多度的火海之中,20萬日本人的殘骸遍地。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即使是倖存者,壽命最多能延續20年。

廣島是日本本土防衛軍第二總軍的司令部所在地,軍管區所在地,這個製造全球血淚史的罪惡部門最終化為烏有。

上圖是惟一一座保留著的建築,後來修復為原爆紀念館

但是日本天皇仍然拒絕投降,他準備用日本人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垂死掙扎。

8月9日11點30分美國又往日本長崎投了一枚原子彈,長崎27萬人中死了6萬人。長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8月15日日本終於投降。

美日宣佈:“遭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至少100年不能住人”。但是1945年日本就開始重建這兩個地方,並很快重見昔日的容貌。現在植被茂盛,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地方繁華熱鬧,旅遊業發達,世界各地的人到此旅遊的絡繹不絕。




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島和長崎兩地曾進行了土樣品的秘密採集,拿回國後經化驗發現這些土的土質與普通土幾乎沒有區別。

原爆紀念館,位於廣島和平公園旁邊,世界遺產,周圍綠植茂盛。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100年不能住人”,是美日站在兩國各自的利益上說出的話。日本,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慘狀,展示自己的可憐以獲得同情,免除向受害國賠款。美國想威震四方,誇大自己的軍事實力,震懾天下。

分析:上文說過,原子彈是在距離地面600米的半空爆破,通過大氣流動,所產生的輻射被稀釋吹散,所以對地面的殺傷力較小,廣島長崎又在沿海地區,大量的汙染物被海水沖走,加上天長日久輻射的危害就會更減小。土地上綠植的生長已經毫無影響。


如今過了74年,當時的災難印記仍然存留,原爆紀念館裡的一個石階,上面有一團黑影。向人詮釋著6千多度的高溫把人蒸發,瞬間灰飛煙滅,石頭上留下清晰的人體印,宣告曾有人的生命軌跡在此戛然而止,震撼著人的心靈。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宣告和平是多麼重要。



但是僥倖活下來的人得了怪病,其中就有白血病。證明原子彈帶來的巨大災難,給世人帶來恐懼和恐慌,也使任何人不敢輕易再使用核武器。無論原子彈的威力如何,都不能做為戰爭的武器再使用,只有用來造福人類,才能體現它真正的價值。


小姐姐講史


當年被美國投過原子彈的廣島和長崎,現在都是一個很正常的城市,在這兩個城市現在都是一片和平的景象,核輻射是會消散的,只是時間問題,尤其是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都是空爆,如今七十多年過去了,在當地的核輻射已經基本都消失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彈其實是被誇張了。

原子彈爆炸的核汙染的確很可怕,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核爆必須是地面爆炸或者是超低空爆炸才行,明顯日本爆炸的原子彈都不符合這個要求,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因為爆炸高度的緣故殺傷力範圍的確大,但是這樣一來就對地面的汙染很小了,更何況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變化,如今這兩座城市的核危害完全可以忽略。

就拿廣島來舉例子吧,廣島後來在重建中可是費了不少心思的,因為廣島中心的基礎設施被徹底摧毀,很多基礎設施都可以直接進入現代化,修建的時候完全可以跳過之前那些落後的東西,比如廣島一度是日本唯一擁有大規模路面電車系統的城市,廣島也是日本的和平城市。

有趣的是,如今國際上很多關於和平的城市都在廣島召開,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廣島參觀,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座完全現代化的城市,各種現代化建築林立,完全看不出這裡曾經遭受過原子彈的攻擊。

長崎雖說沒有廣島現代化,但是也發展的非常好,這兩個地方早就擺脫了核爆的陰影,並不是大家所以為的一片狼藉,甚至還是無人區的樣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已經有不少人都去日本遊玩過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1945年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核武器投入實戰。

長崎和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中心區域,現在都不是居住區,而都變成了和平主題的公園。

(長崎和平公園內的標誌性雕塑)

(距離原爆中心不遠的中國駐長崎總領事館)

其中長崎於1950年在原子彈爆心地區開設“國際平和公園”,而後陸續在公園內設立了很多紀念雕塑、紀念館等,現代已經成為長崎一個重要的觀光地。至於在公園之外,曾經的原子彈轟炸的中心區域現在也有大量的居民區,值得一說的是,我國駐長崎的總領事館也在這個區域內。

(廣島和平公園)

廣島的和平公園也建在原子彈爆炸中心地區,1954年開園,園中除了紀念雕塑、無名墓地外,最著名的就是原貌保留的原爆殘留建築。在和平公園周圍,目前已經是非常熱鬧的市區,不僅有居民區,也有商業區。另外廣島著名的觀光地——廣島城(原日本第五師團駐地,甲午戰爭時期的日本廣島大本營所在地),也曾經在原子彈爆炸中被摧毀,現在也已重建恢復。


海研會


今天的廣島和長崎是鳥語花香

二戰末期,美國為了迫使日本法西斯迅速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對日本使用最新研發的原子彈。

美國陸軍航空兵(美國空軍的前身)最初擬定了17個打擊目標,分別是:

東京、川崎、橫濱、名古屋、下關、山口、八幡、小倉、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吳市、熊本、福岡、長崎、佐世保。

到5月底,美國鎖定了四個城市,分別是:京都、廣島、小倉、新潟。之後由於美國國務卿史汀生的勸說,杜魯門將京都替換成了長崎。

1945年8月6日8時16分和8月9日11時02分,美軍相繼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2枚原子彈,直接將這兩座城市夷為平地。

(遭到美國核平的廣島和長崎)

到今天為止,廣島和長崎核爆已經過去74年了。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遭遇過核打擊的地方應該是寸草不生,但其實原子彈的威力並沒有那麼猛烈,起碼當年的那兩顆原子彈沒有這麼大威力。

在原子彈爆炸48小時之後,廣島和長期的核輻射強度就已經銳減了99%,對人體的傷害會大大降低。而當年的所有核爆受害者都是在第一時間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波和核輻射,此後進入該地區的救援人員則問題不大。

並且作為一個島國,日本盛行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而就在廣島和長崎遭到核打擊之後不久,當地就迎來了一場大的降雨,強勁的海風和大雨帶走了大量的核汙染物,這進一步加快了核汙染的衰減。

(長崎是座沿海城市,廣島距離大海也不遠,海風和大雨帶走了絕大多數的核輻射塵埃)

時至今日,廣島和長崎已經全面恢復了生機,這裡的核輻射水平和日本的其他地區沒有大的差異,兩個城市的人口也都超過了戰前水平。(今日廣島)

(今日長崎)

美軍對廣島和長崎的核打擊前後共計造成了20多萬人死亡,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這一切都是日本法西斯咎由自取的。

而需要要值得我們警惕的是,日本在戰後一直將自己宣傳成核武器的受害國,並且每年都在廣島、長崎遇襲當天舉行紀念。從1998年開始,日本開始邀請各核武大國參加紀念儀式,美國也在2010年正式派人參加紀念儀式(奧巴馬不是個好東西)。

日本的做法全然枉顧自己是戰爭挑起國的身份, 精心將自己偽裝成一個立志於消除核武器,打造無核地球的和平愛好者。但就在二戰期間的1938年—1943年的五年之中,日本曾對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進行了大規模的無差別轟炸,給重慶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日本政府對於重慶大轟炸的受害者卻一直置若罔聞。

2015年2月25日,重慶大轟炸首樁民間索賠案在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宣判,東京法庭宣佈188名中國原告敗訴並駁回其訴狀,並要求訴訟費用由原告方承擔。

對於這項判決,中國原告表示不服,但到今天為止,日本政府仍舊拒不承認對中國人民的種種傷害。


千佛山車神


當年美國在日本扔原子彈的地方分別是廣島和長崎,一般來說,受到原子彈攻擊的地方是不適合人們居住的,原子彈爆發殘留下的輻射對人體危害極大,那麼,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現如今還有人居住嗎?

然而,現如今的廣島和長崎並非荒無人煙,早已經恢復生機,還成為日本宜居城市,一片繁榮。這與日本政府對這兩個地方的重建息息相關,為其打造“和平之城”,每年發表白皮書,獲得西方國家的資助,發展迅速,同時日本還進行防輻射處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海風資源豐富,颱風多發,原子彈遺留下來的輻射很容易揮發。美國為了督促日本投降投放原子彈的時候,原子彈剛被研發出來不久,其危害程度不夠大,遺留下的輻射伴隨海風和大雨被衝散,因此在短短几十年的建設和防範中,廣島和長崎恢復生機。


錦瑟華年知多少


美國當年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扔了一枚原子彈,現在這兩個城市和世界其他城市也沒什麼差別了。廣島還是日本的著名旅遊城市,每年到廣島旅遊的人絡繹不絕。


這是被原子彈轟炸後的廣島





這是現在的廣島


這是廣島市的和平公園和和平紀念碑。和平公園的建築就是當年原子彈轟炸後少量遺留的建築之一。

其實,核武器這玩意確實可以瞬間毀天滅地,威力大得嚇人。但過了200多個小時後,它的危害性就消除了。只要你在核彈的攻擊中躲在堅固的地下室超過200個小時,就可以存活了。在被原子彈轟炸後的第二年,廣島和長崎就開始恢復了生機,五年後就完成了重建。

即便是被美國和蘇聯拿來做核武器試驗場的比基尼島和新地島,如今也是樹木鬱鬱蔥蔥,各類海鳥海龜以及魚類成群結隊的來來往往,和其他地方沒什麼差別。


血染戰旗紅


當年的廣島與長崎,如今都是日本重要的大城市,經濟發達而且生活條件相當優越。廣島市是日本本州島西部最大城市,而長崎是日本的西部門戶。

1945年,美國向廣島與長崎投下代號為“小男孩”與“胖子”的原子彈,兩座城市大部分建築被毀,幾乎被夷為平地。兩朵蘑菇雲,最終迫使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雖然“核”在人們心中感覺非常可怕,也的確非常可怕,當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造成的巨大傷害,至今都讓當地如同鬼城一般,然而廣島長崎的原爆比較特殊。

美軍當時採取的是“空爆”的方式,地面受到的輻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烈。加上日本的氣候條件深受海洋影響,原爆後僅僅2天,核輻射就幾乎消散。戰後僅僅十多年,廣島與長崎就迅速恢復重建,並且成為了日本著名的大城市與旅遊勝地。

廣島市重建於1958年,人口大約120萬。雖然廣島是日本十大都市中最小的一個,但仍舊不可小覷,著名的馬自達、三菱重工、廣島銀行等企業都位於這裡,其經濟總量超過900億美元。


同時,廣島與日本大阪一樣被稱作“美麗的水都”,也是日本唯一擁有大規模路面電車系統的城市。

相對於廣島,長崎市的規模相對比較小。長崎市總人口不過50萬左右,海岸線長度卻位居日本前列,長崎的夜景被稱作“千萬美金的夜景”,是日本三大夜景之一。

日本江戶時代,地處日本最西部的長崎被稱作“西部門戶”,是日本與亞洲大陸文明交流的橋頭堡,曾經也是日本唯一能夠通商的港口。長崎也是日本最大的海洋產業基地與造船業中心,長崎居住的外國人數量眾多,也是日本外籍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如今的廣島與長崎,除了部分因原爆而毀壞的地標建築作為和平公園而保留,其他地方大多已經綠樹繁花,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完全看不出當年的可怕場景。廣島與長崎,都已經發展成為日本生活水平相當高的城市。

澹奕認為,當年的日本乃至如今的日本,還有美國之所以強烈渲染廣島長崎的原爆危害,是別有用心。日本是咎由自取,卻妄圖將自己變成“受害者”,而美國也希望借廣島長崎原爆加強威懾力。


澹奕


誠邀,原子彈的威力大家早已知道,這還是美國在幾十年前用兩顆原始的原子彈給世界上的一門核武器的啟蒙課。想當年,日本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負隅頑抗,這可惹怒了急於解決戰爭的美國,為了減少傷亡人數,美國總統杜魯門一拍板,兩顆原子彈被裝上飛機,送到日本的長崎和廣島試試威力,當蘑菇雲升起了之後,長崎和廣島就在日本的地圖上瞬間消失。

應該說,原子彈的確最後打垮了日本。廣島人口為 34 萬多人,靠近爆破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當日死者計 8.8 萬餘人,掛彩和失蹤的為 5.1 萬餘人,廣島全市 7.6 萬幢建築物全被破壞的有 4.8 萬幢,嚴峻破壞的有 2.2 萬幢,此外原子彈爆破的強烈光波,使不計其數人雙目失明,殘留的核物質使一些人在以後 20 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而轟炸長崎的"胖子"爆破當量比"小男孩"大,但長崎地勢三面環山,所以丟失小於廣島。據日方計算死亡近7萬人,傷6萬餘人。

但是我們知道,現在的廣島和長崎還是日本的重要城市,人口眾多,難道這些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無害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小編只能說肯定有影響!畢竟30年只是對人體傷害較大的放射時刻,殘留的微量輻射仍是會存在的!它對一個當地的生態系統幾乎是永久性的破壞了!現在核暴中心仍是寸草不生!但是日本資源缺乏,人口一個多億,面積卻不如中國大部分省,日本人沒辦法,不得不在廣島和長崎繼續移民


歷史的餘光


日本是全球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日本始終不肯投降,並把戰火燒到了美國珍珠港。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國決定對日本進行原子彈打擊。

在對日本投放原子彈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這顆“超級炸彈”有多大的威力,甚至沒有有核輻射這一概念。1945年8月份,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隨著蘑菇雲的升級,爆炸點周圍瞬間被巨大的衝擊波夷為平地。

原子彈爆炸後,隨即下了一場雨,倖存者發現這場雨很特別,雨點是黑色的!其實這就是核爆過後的正常現象,強大的氣壓和高溫把上空的水氣凝結,再降下來,就像是降雨彈的效果,但這時候的雨水含有大量的輻射。

在原子彈爆炸一週後,日本宣佈投降,並且馬上對爆炸的城市進行重建。在重建過程中,核輻射的威力才慢慢顯現出來,很多人開始感到身體不適,當時有人認為核輻射可能會導致這座城市100年都不適合居住。但日本的重建工作並沒有停止,核爆過後的第二年,昭和天皇還親自到廣島視察重建工作,並發表了演講。

如今距離核爆已經過了70多年,現在的廣島和長崎已經是宜居城市,在1994年的時候廣島還舉行過亞運會。當初被人認為會影響100年的核輻射,為何會這麼快清除乾淨?是有人誇大核輻射的危害,還是日本採用了特殊的清理手段?

我認為主要還是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原子彈爆炸的輻射影響比核電站洩露要小

原子彈爆炸是瞬間的,在短時間內大量的核原料進行裂變,並且是充分裂變;核電站的原料是長期、持續地進行裂變,只要原料沒有反應完,裂變就會持續。

因此原子彈炸完以後,具有輻射性質的原料也被充分反應完,進入半衰期,輻射值也會小很多。核電站則是一直在反應,直到原料用完。這就是為什麼切諾貝爾電站至今還是輻射超標的原因。

二、投放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版本較低

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可以說是第一代版本,不管從技術還是威力都不如現在的版本,因此爆炸過後殘留的輻射值也會小。

三、當時的原子彈是高空爆炸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是在離地面600米的上空引爆,很多輻射殘餘物會被風吹散,這也是日本可以在爆炸後快速重建的原因之一。

原子彈的影響

日本在受到原子彈打擊後迅速投降,這對所有受日本侵略的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作為全球唯一被原子彈炸過的國家,日本也非常忌憚這種超級炸彈,他們甚至覺得原子彈會帶來世界末日。動畫片《北斗神拳》講述的就是核戰之後,世界被毀滅的場景。

然而日本只認識到了原子彈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卻沒有正視過被他們侵略的國家。別人打你會疼,你打別人就不會疼了?沒有侵略就不會有戰爭,大家都和平相處,彼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珍惜和平的每一天不是很好嗎?


水煮汗青


為什麼美國偷偷地投原子彈到曰本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