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更优秀,7岁前要学会这9种“本领”,你家孩子有吗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要在幼年时期格外注重“非学习能力”的培养。在7岁入学之前,孩子最好在家庭中学会以下9种“本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孩子都会受益无穷:

一、规律的作息

入学前,孩子每天起床、就餐、午休、入睡的时间应当逐渐固定,形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作息让孩子有更充分的时间学习和玩耍,能对个人时间做出妥善的安排。

规律作息需要全家人协调,在应当休息的时间段不要引逗孩子玩耍,超出就餐时间不要给孩子太多零食,还可以使用时钟、计时器等小道具,帮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

二、自理能力

不少孩子上学后还不会剥鸡蛋,不但吃饭受影响,还成为同学们的笑柄。自理能力不但是孩子动手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一步。

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就可以交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从独立吃饭、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到自己洗小件衣服、整理房间,逐步培养起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掌握一些运动技能

健康有力的身体是一切能力的基础。7岁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运动技能,或是选择某项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长期坚持

。运动不但带给孩子强健的体魄,还增强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反应速度以及耐心和毅力,让孩子终身受益。

四、独立的思想

7岁以前,孩子就能够完全懂得“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这时候,让孩子“听话”,不如帮孩子建立“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孩子有主见、遇事果敢,为人更有冲劲。

希望孩子独立,就不要过度要求孩子“听话”,尊重孩子的思想,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这样的孩子才会越来越独立。


五、数学思维

想让孩子不怕学数学,在入学前就要帮孩子建立起数学思维。

其实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家长可以通过玩积木训练孩子的几何空间感,通过点数玩具学习基本的代数知识,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做事有逻辑。

六、良好的专注力

专注力良好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会差。能专注于面前的书本或工作,才能深入思考和钻研,知识记得更牢固。

专注力最怕家长“无心”的破坏。孩子专心玩玩具时,不要频繁去打断;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事物时,不要心急去“帮助”。留给孩子一些空白的时间,让他专心起来。

七、社交能力

幼儿园的老师们喜欢说,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家长在孩子与同龄人的相处中过度插手干涉,会直接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养成。

家长应该做的,是教会孩子有礼貌的交流、谦虚礼让的态度、以及阳光友好的心态,即便与小朋友有些龃龉,也尽量让孩子自行想办法处理,孩子的社交能力就会有很大提升。

八、控制情绪的能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的理论认为,情绪不是发展的阻碍,更不是错误,情商高的人,其实就是能够采用恰当的方式合理使用自己的情绪。

所以,当孩子因为生活中一些小事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或是悲伤时,不要急于压制,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整理、触摸这种激烈的感受,告诉孩子应当采用哪些方式去控制和使用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有智慧。

九、请求帮助的能力

当然,独立不是让孩子独断专行,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学会寻找合适的帮助。让孩子懂得遇事可以求助,就不要嘲笑和讽刺孩子,让孩子觉得求助“没面子”;让孩子善于求助,可以在平时多演练面对难题如何求助、向谁求助的场景。

无论是独立、控制情绪、还是社交能力到请求帮助,这都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底,想要孩子优秀,高情商是“法宝”。而情商的启蒙更要趁早,启蒙越早,孩子受益越多。《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是泰国教育部优秀童书获奖作品,是高情商宝宝的养成计划,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分享、控制情绪、承认错误、坚强、讲卫生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很多粉丝也私信我,孩子的专注力该如何培养?我认为孩子专注力培养,最好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专注力训练288图》就是锦春和我家大宝经常玩的亲子游戏。针对2-6岁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通过捉迷藏、走迷宫、拼图、逻辑推理、规律认知的不同游戏方式,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