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著名茶叶之乡,施集欢迎您

遥山叠翠 远水澄清

举目千重秀 处处如丹青

这里就是名闻皖东的茶叶之乡

——施集


美丽乡村 古今施集



明朝时期,施姓人家在此开设槽坊,衍成集镇,施集镇因此而得名。


施集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毗邻琅琊山,为丘陵地区,矿产资源及特色农产品丰富,自然风光酷似皖南,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左邻南京,右近合肥,交通便捷,京沪高铁、滁淮高速穿境而过,洪武大道、滁州西环正火热建设。


今天的施集,是一幅质朴的画卷。晨起的茶农,晚归的茶姑,摇摆的茶树,恬静的竹篱。施集儿女身着盛装,在春风的召唤下,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春雨濛濛,水珠串串。沉浸在和谐、幸福之中的施集,正以一个政通人和、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殷实富足的新城镇面貌呈现在皖东大地上。


特色富民 绿色施集



朝阳从晨曦中升起,绿色从施集中醒来。绿是她谦和的性格,绿是她坚毅的风骨,绿是她年轻的张扬,绿是她幽谷的神韵。


施集的绿,轻轻叩击着你的心灵,悠悠的召唤着你的到来……


看啊!这里丘岗起伏,峰峦叠嶂。有着多年种茶的历史与经验的施集人,垦荒整地,把绿色织成华缎,铺就在锦绣的田野。行进在茶山公路,山道此起彼伏,若隐若现,仿佛航行在万顷碧波之中,飘摇摆荡。


春来花开,涧边生幽,施集绿茶正值采摘。茶色润泽,披毫似雪,叶底嫩绿匀整,汤色清澈明亮,品之清香高长。


秋风过,绿转黄,施集遍地菊花香。大自然的调色板撒向人间,将万亩菊园熏染得格外茂盛芬芳。选一个温软的日子,只消三五人便成行。绕过道道弯,穿过条条梗,循着一阵欢声笑语找寻方向。心中期盼的那一片诗境,就在前方。


草坪如绵,群鸟欢唱。沿着均匀的坡度一路向前,无垠的绿色一跃而起。作为施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之一,草坪种植已发展了十年之久,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被外界誉为“皖东草坪之乡”。


栽得麻栎树,引来金凤凰。施集镇现有麻栎林近9万亩,是全国最大的人工麻栎林基地。所产木炭在华东地区享有盛誉,产品供不应求,栎炭市场已经形成,薪炭林产业已初具规模。


风光无限 大美施集



千里沃野育肥壮,无限风光在施集。



千姿百态的施集,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出一个个美丽的名字。她是美丽的葡萄泉,她是神奇的观音石,她是梦幻的彩云洞,她是奇峻刀劈峰……山水一色、怪石嶙峋,普贤庵里听道法,长洼林场赏白鹭,井楠赵洼煮清茗,大林水库享清幽,实为人间至美。


横空出世三百丈,登高揽胜九天峰。九天峰度假村作为滁州市旅游局向长三角地区重点推介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山峦叠嶂、水清石出、山泉密布、溪水潺潺,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是真正的天然“氧吧”。


跨越发展 崛起施集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美丽的施集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滁州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施集镇党委、政府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依托区位、资源、生态三大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加工,建设绿色生态农业。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利用葡萄泉、彩云洞、大林水库、井楠赵洼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积极拓展假日生态旅游项目,逐步形成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美,集休闲观光、娱乐度假、文创农业、健康养老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乡镇。


千百年来农民喝井水、烧柴禾的传统已经改变,自来水和污水管网通到家中,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河沟渠塘清淤护坡,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大小车辆整齐划一停放。南山公园、法治广场、农民文化大舞台上,大家跳起广场舞,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的灿烂的、幸福的笑容。


施集的昨天,已展现出靓丽的身姿;施集的今天,正孕育着新的生机;施集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勤劳的施集人正以绿色引领发展,以特色彰显魅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施集,喜迎四方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