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发展:少数股东的收益去哪儿了


1


1月6日,蓝光发展召开了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据公告显示,这次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仅有两项,一是《关于增补公司董事的议案》,二是《关于公司拟提供对外担保的议案》。


通常来说,开年会议都会为全年发展作出某种程度的定调。


果不其然。


查阅蓝光发展2020年公告,自开年后几乎每一个月,公司就会发布提供对外担保的公告。


经统计,继1月份为21家公司提供64.71亿元担保、2月份为9家公司提供18.36亿元担保之后,3月17日,蓝光发展再次公告称,将为9家公司提供总计16.93亿元担保。



通过查看持股比例,在上述九家公司中,5家系蓝光发展全资控股子公司,4家为蓝光发展非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晋宁滇池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晋宁滇池)外,其余七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75%,甚至有五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了90%。


而此次占用占用蓝光担保额度最大的,则是其中一家非全资公司——晋宁滇池,蓝光对其占股比例为23.1%。


都说权利与义务成正比,可是在为晋宁滇池担保一事,蓝光的操作则显得过分热情了。


晋宁滇池此次借款总金额为8亿元,蓝光为其担保借款金额为6.31亿元。蓝光对其占股比例仅为23.1%,却要为8亿借款担保78.8%的风险,这一操作令人疑惑,有媒体分析指出这一股权操作手法疑为“明股实债”。


据企查查显示,晋宁滇池控股股东云南骏苑原为蓝光旗下全资控股公司。2019年6月,云南骏苑发生股权变动,新城和碧桂园同时入股,形成如今蓝光、新城、碧桂园三家共同持股的局面。



一个被市场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随着融资环境不断收紧,“明股实债”融资日趋成为房企重要融资手段之一。“明股实债”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丢失控制权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财务杠杆,优化合并报表。


而一个更值得引起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是:蓝光发展少数股东的收益去哪了?


据2019年蓝光发展三季报显示,蓝光发展归母所有者权益为173.49亿元,归母净利为25.35亿元;与此同时,少数股东权益为184.07亿元,少数股东损益仅为5555.06万元。


这意味着蓝光发展在非控股子公司的投入达到了184.07亿,但回报却仅有5555.06万元,投资回报率仅有——


0.3%。


反观归母投资回报率达到14.6%,两者差距超过14%。


0.3%,14.6%,差额达14%,蓝光这三个数据在行业里处于什么水准呢?


据克而瑞地产研究发布的《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显示,蓝光发展以879.7亿元的操盘金额,位居第34名。


大德财经选取了此榜单里与蓝光发展名次相近的中国铁建(28名)、滨江集团(35名)、泰禾集团(37名)、华发股份(39名)、建发股份(41名)等5家企业,且这5家企业与蓝光发展都在A股上市,根据wind数据,同样以2019年三季报数据为准,进行了分析。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看出蓝光发展的归母ROE是最高的,而少数股东ROE则是最低的,两者差额是最大的。


少数股东的收益为何这么低?


想必这是蓝光发展少数股东和广大投资者极其关心的问题。


2


根据wind数据,截止今年3月,蓝光发展担保总额度达到了1080.32亿元,占总资产比59.13%,占净资产比则达到了302.14%。



同时,根据蓝光发展2019年半年报对外担保情况显示,蓝光发展对外担保的最高单笔金额为7亿元,被担保方为济南香江置业有限公司。


而根据工商资料显示,济南香江置业有限公司曾在2017年,曾三次因未履行债务而被判为失信人。



根据乐居财经报道,截至目前,蓝光发展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即被担保方待还金额)约为545亿元,占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46.07%。其中,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本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相互间提供的担保余额约为521亿元,占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30.47%。


根据克而瑞数据,2019年蓝光发展权益销售额为768.4亿,较2018年同比下滑16%,榜单名次下滑10名,且大幅低于TOP100房企的年权益销售金额同比6.5%增长率。


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承压明显。2020年以来截至3月5日已有10家公司的27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规模305.66亿元。


对上市公司来说,一旦被担保企业出现较大金额的违约,将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并让在投资者心中多年积累的诚信形象下滑,不利于再融资以及长远发展。


2019年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是个大雷,2020年,上市公司担保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大雷呢?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