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母离“空巢老人”还有多远呢?

刚看到“武汉空巢老人家中去世,邻居闻到异味后报警,社区已完成善后及消毒工作。”这则新闻后,心里百感交集,更多是辛酸,为老人的离世感动惋惜无奈和痛心

才60几岁,如果身体健康允许;如果不出状况;如果儿女在身边。


还可以至少再活一二十年,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因为他为老人已经离世了,而且是突发的,直到隔壁的邻居闻到异味,向社区反映并报警。才知道独居的老人已经在家中死了多日,无人察觉。

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而中国这么大,人口如此多,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会轮流上演不同的人间悲喜剧,我们除了看看新闻内心发些感叹或是同情,更多是无伤大雅的忽略。

也会忘记我们身边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也是属于独居的“空巢老人”呢?好是父母健在我们却鲜少回家尽孝道,也不清楚父母在家到底过得如何呢?真实情况如何呢?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离家后(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开家)的中老年人。


2012年10月29。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


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以上。

51.3%空巢老人无子女照顾。

而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口也将持续地递增。

2020年增至1.18亿,2030年增至1.8亿,2050年增至2.62亿。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也不断增长,2020年增至2900万,2030年增至4300万,2050年增至1.08亿。

不断攀升的数字也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而对“空巢老人”的独居问题再次引发各种担忧。

虽数字是庞大但却是冰冷的。


虽我们现在因为工作、学习等各方面原因不在父母身边陪伴,但平常也会打电话聊天,发视频语音聊天等等高科技手段和父母“亲密接触”,也算是弥补不能回家不足和遗憾。


但却没办法也没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最多是一逢年过节,或是有啥急事匆匆忙忙回家一趟,也是鲜少沟通和了解父母的真实情况。

平常因工作和小孩上学的原因,我也是抽不出空回家看望父母,即使自己有空,却要送小孩上周末各种培训课,回家仿佛遥遥无期,成为心里可有可无的缺憾。


平常也是每周打个电话聊一下天,父母在电话里唠叨一下已经几个月没回家啥的,我也总会说远、麻烦、小孩上学没空啥的各种借口。


虽心里想回家看一下,行动力却是懒得不积极,反正过段时间较有空就可以回去。


也不曾细数一年之中我到底回家几回?


只是今年因为“疫情”我在家呆较长一段时间,却在从每日和父母的接触中渐渐发现我的父母已经越来越老了、越来越感觉岁月的无情和伤害……


其实父母的年龄我们有时可能没去详记,只是大概笼统记着,如果认真想一下,会有特别的心酸:怎么这么快,父母已经这么老了……


我可能较不孝,在我脑海里竟然一直记得父母只有60几岁的样子,好像还是年轻的样子,离步羁蹒跚的老人好像很远的感觉。


只是以往回家总是匆匆忙忙,不曾详细观察父母的模样……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70岁,人过于偏瘦,一头早已花白的头发被染上乌黑的颜色,人因为自己开家“食杂店”有点脑力劳动,显得精神气十足,但神形却是疲劳充满倦意。


一到中午饭点,他总是饭还没吃,先想去床上躺一下,有时甚至一睡几个小时。要不就是在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眯过去了……


每回望着父亲单簿偏瘦的背景心里总是莫名心酸和害怕……


而母亲已经71岁了,虽然每年都给父母过生日,却在心里排斥他们的实际的年龄,抗拒着不认为他们很老了。如今仔细端详母亲的脸:皱纹和老年斑早已不知不觉中洒满母亲那张曾经精致好看的脸蛋上,母亲早已不再年轻了,而是已经是一个彻底底底的老年人,需要我们的保护了。。。。。


也许我们出门在外,父母总是会给我们报喜不报忧,也许总是给我们构筑一幅幸福知足的晚年生活美好画面。

却不知很多时候是善意的欺骗,只为让我们在外放心,安心工作学习生活,却把自己对儿女的牵挂和思念埋藏在心里最深的角落里,把自己对年老孤单寂寞的恐慌和无奈憋在心底,自己默默忍受着……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伴他们?经常打打电话视频聊聊天,多尽一份孝道,享受有父母在世的幸福快乐的自豪生活,而我们也可以享受父母对我们的宠爱和关怀。


别忘了“子欲养而亲不在”那种痛苦的思念和后悔莫及的情绪尽量少上演,甚至不演……


因为我们要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多爱我们的父母多尽孝,好好维持好也尽所能给父母创造美好的幸福晚年,这才是现下最重要的事情,其它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