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40吨黄金的日本沉船,英美等国想联合打捞,中国:它属于我们

装载40吨黄金的日本沉船,英美等国想联合打捞,中国:它属于我们!

沉船,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海难事件,有的是因为遇到海啸、有的是因为碰撞、有的是因为爆炸,有的是因为搁浅,还有部分船只则是因为中弹而被击沉的。纵观古今,世界上有著名的六大沉船,分别是玛丽.罗斯号、泰坦尼克号、路西塔尼亚号、俾斯麦号、贝尔格拉诺号、阿托卡夫人号沉船。

这些沉船,尽管沉船的原因不同,但都已经长眠于水下,这些著名的沉船背后,除了有着不曾消失的历史印记外,还有让人们茶余饭后、讨论十足的宝物之谜。今天,笔者就来说一说有关一条日本沉船的事情。之所以说这条日本的沉船,主要是这只沉船被发现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消息曝光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西方许多大国纷纷向我国政府提出,要与我国联合打捞这艘日本沉船。

那么,这到底是一艘怎样的日本沉船呢?为何纷纷引得西方大国想要和我国一起联合打捞呢?这艘船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在吸引着众多西方国家。

这艘沉船就是日本的“阿波丸号”,是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一艘远洋邮轮。“阿波丸号”船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号称一艘“不沉之舰”。

熟知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亚洲战场,日本法西斯帝国的铁蹄先后占领了中国的大部、朝鲜半岛全境、东南亚大部,并且对美军在太平洋的基地珍珠港发起了偷袭,由此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起初,日军进展很顺利,接连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但到了二战后期的时候,随着盟军力量的加强,日军便由之前的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守态势。为了改善战俘的境遇,在战争末期的时候,日美双方达成了一个人道主义援助的协议,协议规定日本商船可按照美军规定的路线行驶,就不会被美军攻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号称“不沉之舰”的“阿波丸号”开始建造,并在1943年3月5日下水。之后,这艘巨型油轮便先后六次往返于新加坡——日本航线,为陆军运送给养。虽说,在行驶途中也遭受了美军的攻击,但“阿波丸号”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到了1945年3月份的时候,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形式十分不利。于是,日军高层决定征用“阿波丸号”,把在东南亚搜刮到的巨额财宝全部运会日本。3月28日,“阿波丸号”载着2009名乘客和船员,趁着夜色离开了新加坡向日本本土行驶。与此同时,船上还装载了40吨黄金、12吨白金、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以及数千吨大米。

在4月1日这一天,“阿波丸号”行驶到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时,遭到了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艇的数枚鱼雷袭击。仅仅过了三分钟时间,“阿波丸号”便迅速沉没了。

当美军赶到沉船现场后,还有不少的船员和士兵在海水中挣扎求生,然而他们却拒绝了美国潜水艇的救援,选择了与船偕亡。最终,2009人只活下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名服务员,名字叫田勘一郎。

“阿波丸号”沉没后没多长时间,日本政府便宣布投降了。起初,日本政府还曾向美方提出了索赔要求,但是到了1949年的时候,日方却宣布放弃索赔,并且自己出钱抚恤死难者家属。自此之后,有关“阿波丸号”的事件调查,就很少被日美双方提起过。

时间转眼来到了1977年,这一年我国政府决定开始打捞这艘“阿波丸号”。根据当年遗留下来的摄像资料中了解,“阿波丸号”曾在驶离新加坡时,装载了大约有5吨左右的黄金,还有其他极其珍贵的文物。另外,据美国《共和党报》称,这艘船装载了工业金刚石15万克拉、白金12吨,还有大捆的纸币。

我国之所以开始打捞“阿波丸号”,除了打捞里面的黄金和白金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人认为古代中国北京人头盖骨,很有可能就在“阿波丸号”内。打捞消息传出后,一些西方国家,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纷纷向中国表示,愿意“协助”我国一起共同打捞这艘沉船。

我国自然知道这些国家背后打的什么算盘,于是拒绝了这些西方国家联合打捞的要求。同时,根据国际海洋法规定,这艘“阿波丸号”沉船属中国主权所有,任何国家和个人未经我国政府批准,都不得进入我国海域进行打捞作业。也就是说,“阿波丸号”沉船只有我国才能进行打捞。

经过数年的打捞作业,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后,最终只打捞起了总价值约5000多万元的锡锭、橡胶、水银、铌钽、云母、光化玻璃等物资。同时,还打捞起了368具日本人的尸骨。至于,“北京人头盖骨”却毫无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