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挣了“一个亿”?住故宫边的四合院,蜜蜡沉香不离身!

说到李成儒,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是说到《大腕》里面最经典的台词,一个神经患者对房地产的个人见解和分析,配合着最后一句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画面感是不是立刻就出现了?

对,他就是黄金配角——李成儒。


许多年过后,才发现这一套经典的台词是多么的有深意,因为他预言了此后十几年的房地产的形式。

李成儒这段戏的表演,也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就连影帝葛优都对这段戏有高度的评价,这段戏只有李成儒能演,别人做不到。

估计是因为李成儒之前的生活跟这种奢华的生活息息相关所致。


李成儒的一生可谓是坎坎坷坷、起起伏伏。小时候家里还有点家底,据李成儒回忆,他如果在自家楼上放风筝,刮西南风,那么风筝一准儿挂在故宫的角楼上。

李成儒最早进入影视圈是在《西游记》剧组工作,可《西游记》大大小小几百个角色,他工作了五年愣是一个都没演上。

他摆过地摊,后来做生意,90年代初身家已经过亿,奔驰、宝马都是最新的旗舰款,在北京当时也找不出几个这种级别的富豪。


说实话90年代初,能花七八万美金去买一部车,当时万元户都已经是很厉害的了,为什么李成儒能够这么富有呢?

估计现在上点年纪的老北京人应该都知道“特别特”服装店,在当时就有1000多米的规模,那是什么概念,专注卖鞋和服装,一天现金交易量就达到了50W到60W之间,当时绝对是可以算得上全国之最。



后来对李成儒的采访当中,他曾自己透露,1991年时他的做外汇的仓面就有1300万美金,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这还不包括自己的其他家当。

那时候北京的房价还是1400人民币一平米,大部分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才不到30块钱,你们说李成儒当时得多有钱?


而让李成儒真正的走进演艺圈,也正是因为做外汇,当他正式事业高峰的时候,外汇突然巨大损失,李成儒的身家赔进大半。

这时李成儒才意识到,自己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一直盲目挣钱,之所以如此努力的挣钱也完全是因为从小就穷怕了。


1995年因出演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警察吴永民正式出道,之后的就有了当时非常经典的《重案六组》;

2000年的大腕中的经典台词,让所有人对李成儒的演技刮目相看,让人知道了他不只有经商的头脑,还有十分厉害的演技,完全是一个被赚钱所耽误的演员,虽然大器晚成,但是却十分亮眼。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大家对李成儒的角色都不陌生,但是总是没有所谓的爆红一次。

其实是因为他在做演员的同时,还是想着自己的生意,他成立了一个酒楼,叫“海雨天风火锅城”,准备将赢利的所有剩余投入到影视里。他说:“我这是以商养文,争取3年之后一定创办自己的影视公司。”


事与愿违,酒楼也不是很景气,后来李成儒的就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直到2013年一档节目对李成儒的亿万庄园独家探访,又让人知道了,这绝对是一个真壕!


近些年,李成儒将兴趣放在收藏上,到各地拍戏之余爱逛花鸟古玩市场,从“玩家“升级为“收藏家”。

他在昌平十三陵附近买了一块地,盖了个四合院,园子里种了六七百棵樱桃树,起名“樱桃园”。


进门首映眼帘的便是大厅里各式各样价值不菲的古董瓷器字画,俨然一个博物馆。

尤其门厅里陈列的那一套罕世的金丝楠木朝服柜让人叹为观止,柜身雕饰的飞龙威猛矫健,辗转腾挪,栩栩如生,穿行于云海之中,颇显皇家气势。

李成儒坦言,经商时手里有钱,挥霍了很多,也买了很多古玩、瓷器。上世纪80年代,古董还都是真的。

还买了不少画,像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黄胄、李苦禅、周思聪、吴作人,不图他们的名头,纯粹是自己喜欢。


来源:LP肖像馆(ID:zlpxxg-1)

手串和蜜蜡不离身!





大磊子收集资料时发现,李成儒最爱的是一颗老蜜蜡和一串木质手串(估计是沉香),不管什么场合,这两样必有一样会出现,可见必是他的随身心爱之物!

影视剧里逛地摊

下面这个片段是大磊子最喜欢的李成儒作品之一。《沉浮古玩虫》中,李成儒饰演的罗银水逛地摊,捡大漏收了一个三河刘的虫器!














这个桥段真是的体现了地摊文化的精髓:谁知道的多,谁是赢家!正是利用了摊主的一知半解,罗银水才捡了个大漏!罗银水知道三河刘的虫器根本就没有款!摊主吃不准才认为自己打了眼,低价让出了这把好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