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揽月 五洋捉鳖

九天揽月 五洋捉鳖

(一)

浩瀚宇宙,灿烂星空。“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返回式摇感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我们的“中国星”系列,星光闪耀,遨游太空。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目前,我国已建成甘肃酒泉(创建于1958年)、四川西昌(始建于1970年)、山西太原(始建于1967年)、海南文昌(始建于2009年)四个航天发射场,承担着各种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的发射任务。

1992年9月,国家批准了载人飞船工程,并命名为921工程。

“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是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09时发射,航天员是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21时10分发射,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无人飞船。

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航天员是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航天员是聂海胜(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张晓光、王亚平(女)。

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航天员是景海鹏(二级航天功勋奖章)、陈冬。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

(二)

茫茫大海,一望无际。平静海面,暗潮涌动。

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19年9月17日,国家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

核潜艇分为战略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其中战略核潜艇的主要意义是维持2次核反击的能力,而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意义是保护战略核潜艇。核反击能力是一国安全的保障,是属于“底牌”类的能力。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天涯海角,海天一色。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接近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和能源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铜、煤、硫、磷、石灰岩等矿产;生物资源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海草、红树植物、珊瑚等;化学资源包括海水中可直接提取的溴、镁、钾等化学元素;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

蛟龙探宝,深海潜行。蛟龙号总设计师、 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徐芑(qi)南院士,带领蛟龙号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国大深度载人潜器的“从无到有”,从浅蓝走向深蓝。如今,年近82岁的他依然活跃在深潜科研最前线,向着更新的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