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树在浙江现世,全年都有警卫看守,仅此一棵

1930年的某天,我国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光教授来到了浙江舟山普陀山风景区,欣赏美景的同时再看看这里的植物长势如何,突然,钟观光教授发现了一棵从未见过的树木,此树十分高大,目测树高超过10米,树龄在200年左右。


他立刻上报了这一情况,很快,专家团队就赶来了普陀山,并进行了专业的测量,根据数据显示,这棵不知名的树木高13.5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径35.2 厘米,树龄约250年,林学家郑万钧教授将它命名为“普陀鹅耳枥”,经过确认,它是当时世界上仅存的1株普陀鹅耳枥野生植株。

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 Cheng),桦木科,树皮总体呈现灰色,小枝处为棕色,叶厚纸质,叶片为椭圆形,雌雄同株,每年4月上旬开放,9~10月果实便初成熟,它不但耐阴、耐旱还抗风,且是中国特有种,仅仅见于浙江舟山群岛,由于它过于珍贵,于是被人们称为“地球独子”。


关于它的来历,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八仙游历到南海仙山时,看到观音菩萨在此打坐,八仙立刻上前听菩萨讲经说法,而菩萨所坐之处,就有一棵普陀鹅耳枥,菩萨临走前,一粒种子悄悄落到了观音菩萨的头上,然后被带回了普陀山,后来便在这里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后来也有人说是200多年前一位来自缅甸的僧人播下了它,为此学者们还专门跑去南亚地区进行了考证,但植物专家们几乎“翻遍”了整个缅甸,均一无所获,这一切都为这棵普陀鹅耳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后来“普陀山上有一棵独一无二的树”的消息立马传遍全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国家为了保护这棵独苗,防止游人攀折,立马派专门的警卫24小时把守,并且在普陀鹅耳枥周围加坝围护,由此可见它的宝贵程度。

与此同时,钟观光、郑万钧等植物学专家立刻对其展开研究,希望可以对其进行人工栽培育苗,实现野外种群自然有性繁殖,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接踵而至,迟迟难以攻破。2000年,由俞慈英领衔的舟山市林业科技工作者们也加入了普陀鹅耳枥的拯救行动。2011年9月29日,国家将普陀鹅耳枥的树种放进了“天宫一号”,对其进行太空育种试验……


经过无数专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终于成功对普陀鹅耳枥进行了人工种群建设,如今已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会盛开在更多的地方。同时希望那棵位于普陀山的普陀鹅耳枥继续健康成长下去,见证自己的子孙后代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