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接近尾声,该如何度过最后“冲刺”阶段


每逢暑假,各种兴趣班夏令营旅行团火爆大江南北,只要有班开管他什么补习班、作业班、拳击班只要不贵,都想办法把娃塞过去,只能能让熊孩子消停,不被电视手机给吞没了就好。


终于明白老师为什么一年有两个假期了:那是给老师疗伤用的,再不放假怕老师会疯;又为什么一段时间之后就又开学了?那是因为老师的能量充的差不多了,家长在家里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开学吧不然家长会疯。


知道为什么孩子有寒暑假吗?老师气疯之前放假,妈妈气疯之前开学。


那么暑假之中,只能被孩子折磨疯,白白的浪费时间嘛?有价值的人时间都很贵,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别让你孩子的暑假打了烊,假期不仅仅是用来玩的。


应该培养孩子的怎么样的能力,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呢?今天我们就按照学龄前,小学,初高中这三个年龄段来具体的谈一谈。



一、幼儿园不能瞎玩了


先来说说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暑假生活。


可能大家觉得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暑假是最简单的了,还没有学习的压力,陪着玩就够了。但是在当今的社会里真的只是陪玩就够了吗?


这个问题我想孩子刚刚一、二年级的爸爸妈妈们最有体会。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幼小衔接,大家认为上幼小衔接学什么?


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习规矩,培养习惯。


那么我们上学前的准备就格外重要了。


今年我们在暑假期间针对4-7岁的孩子开设了绘画班和绘本班,旨在更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孩子,为孩子制定出更准确的教育方案。


一开始的课堂确实有点乱糟糟的,因为来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总会随意下座位或者随便打断老师的话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还不断的批评别的小朋友课堂上你为什么乱说话,其他小朋友也不服气啊,就会说你先管好自己不说话再来管我们吧。


但是据我的观察,这并不是孩子故意捣乱课堂,而是孩子的秩序感不够,还不明白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


当然这也跟家庭教育有关,现在很多教育理念都主张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很多的自由,但是无形之中孩子的规则感就弱了很多。


很多家长在接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孩子在家长面前果然没有秩序感,想揉妈妈就揉妈妈、想捏爸爸就捏爸爸。


后续和家长沟通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逻辑沟通了下,做了下调整。


后来连续上了几天的课程,就能看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孩子慢慢学会了课堂上应该是老师说的算,需要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先举手。


很多时候,作为成年人,我们会认为遵守这些秩序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啊,还需要教吗?


但是这些我们眼里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真的是不懂,需要不断的告诉他规则,以及违反规则要承担的后果,孩子才能够明白并且记住不去违反。


两周的课程里,每个孩子都坚持来参加课程,最远的一个孩子来一次要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就这样外婆还是坚持一天四接送,并且没有一次课迟到。


幼儿园的小朋友需要学习吗?需要。



二、小学生的习惯培养


小学之前可以说孩子的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没有学习的压力,父母和孩子共同要做的是不断的尝试摸索,找到适合孩子的兴趣班。


我们说任何学习以兴趣开始,以坚持收尾。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坚持,陪着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陪孩子一起渡过枯燥期,陪孩子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这样完整的体验之后,等孩子上了小学自然不会再为学习而发愁。


因为孩子已经习得了责任和规则,再辅助基础的兴趣培养,有趣的学习方式,你家娃也就完成了幼小衔接,这样就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并且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那么是不是做了这些应对小学生活就够了呢?小学生的暑假又该做哪些呢?


小学开始,孩子就正式踏入了学习生涯,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力和学习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在的学习已经不是像我们上学那会一、二年级以玩为主,现在的一年级就有大量的作业压下来。


孩子能力稍微弱一点,写作业拖拉一点就很容易跟不上课。


这个时候一个完整的暑假计划就格外重要,因为暑假弯道超车正当时。


那么针对小学我们就具体的根据暑假来看看孩子还要培养哪些习惯?


1、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幼儿园是以玩为主,以学为辅;而小学是以学为主,玩为辅。


即使有过渡,孩子在心理上的适应也是需要时间的。


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暑假里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段,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长就显得尤其重要。


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学习态度。高年级的孩子也是如此,在面对学业压力之下,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取决于妈妈能捕捉到多少教育孩子的细节。


刚才我们说到了规则的遵守,你不说孩子是不知道的。


同样,如何养成一个习惯,你不教孩子也不知道。


生活中没有什么理所应当也没有什么长大自然就懂了。有的只有你在哪里下功夫哪里就有收获。


从小的角度来说,怎么样整理书桌,怎么准备学习用具,学习时桌子摆放哪些物品,怎么规划作业时间等等。


这些都需要妈妈手把手教给孩子,而正是这些小的细节的组成最后才有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保持阅读的习惯


随着全民阅读的提倡和语文在考试中比重不断的增加,阅读成了重中之重。


而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数理化这样的科目找个家教只要肯付出时间和精力短期内很容易就提高了。


唯独语文,好像你努力了几个月成绩也不见得能提高多少,所以语文是一个长期的学习积累的过程。


如果一个孩子从一岁开始阅读,而你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阅读,这其中孩子就有了五年的阅读差距。


五年是很难弥补的。


所以,暑假孩子空余时间相对多一些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保持阅读的习惯。

4、保持运动的习惯


美国的健康学家发现,保证儿童一定数量的日照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和身高极其重要。


夏天是孩子骨骼分裂最旺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是很关键的一件事情。


并且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玩耍时间对保持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是很关键的。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力的保持永远大于学习知识本身。


以上4个习惯,暑假过半,您家做了哪些,还差哪些?那就想办法动起来呗。



三、初高中别忘了兴趣调动


如果说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HOLD住孩子,那么到了初中高中,孩子进入青春期,如果没有走进孩子的心,那么孩子心的大门可能就已经对你关闭了。


这个时候父母要面对的问题可能就是孩子喜欢玩手机,对学习重视不够,被迫式学习。


这个时候父母的打骂也失去了效果,甚至多说一点就可以引发一场战争。那么这个暑假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孩子又应该做些什么。


前两天一个高中生的妈妈在夏令营回来之后写给了我这样一段话:



万老师:


宝宝在夏令营中,忽然发现那是一个不讲究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注重学习成绩的地方。


夏令营就像一个小的社会生态环境一样,在这里成绩并不重要,看重的是人品,能力。


他在这个夏令营中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其实就是他成年以后踏上社会的一个小缩影。


当他听到我说了助教老师对他的肯定,尤其是强调了好几遍,老师们都说他很好很好,各方面都很好的时候,我觉得宝宝的内心是有一种震动的。


他第1次受到一个成年人的团体的肯定。这是除了现在他所处的环境当中,比如说家庭,比如说学校,在这些环境中都是看成绩的,他可能一直被压抑着。


突然之间他发现在夏令营这个大家庭里面,在和他年纪相仿的孩子当中是受欢迎的,在成人的眼睛里面,他也是受肯定的。这让他找到了更多的自信。

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面,充满接纳的环境里面,他的自信心开始慢慢的恢复。


并且宝宝在家务方面体现得更积极主动。


第一


没有等我叫就主动去洗碗了,以前他会把碗放在水槽里,要我去催的时候才洗,现在他自己计划好了时间,自己安排,我也就放手不管了。


第二


昨天宝宝想吃西瓜,我在家里面累得不想出去。吃过晚饭以后宝宝就自告奋勇,说到下面的小超市里面去,买一个西瓜回来,他出门的时候我把垃圾袋放在门口他也顺手拿下去丢掉了。


回来以后很兴奋的说他不会挑西瓜,超市里面的小姐姐帮他挑了一个,在那里挑了好长时间呢。西瓜切开以后又嫩又甜,我们两个人说说笑笑,把半个西瓜都分完了。


为什么孩子获得了肯定之后,对家务更加积极了呢?家务和学习这两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各种大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不想做。一方面渴望得到机会展示自己,另一方面又嫌弃父母管的过多烦。


究其原因就在于孩子没有承担过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表现自己的舞台和空间,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究其根本,学习教育之前,孩子应该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暑假期间,大孩子要做的重中之重就应该是培养生活的责任感,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


虽然说家务我们每天都做,看上去简单,实际上也有很深奥的学问。


比如收拾房间,为什么现在还有专门的书甚至课程来教收纳。物品的摆放顺序,打扫的顺序安排,收纳的方式等都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美学原理来设计的。


在这种收拾的过程中,其实也能看出孩子在学习中学习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个暑假,孩子的事情根据孩子的能力大胆的放手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否则一个不能为自己负责的人又怎么能为学习负责呢。


其次,孩子要学着适度独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多把生活重心转移到朋友的交际圈。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自我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多时候你的态度,还没有同学的一句话重要。包括很多家长头疼孩子不洗澡洗头,甚至是女孩子,不如人家同学一个眼神有效果。


初中学习的科目变多,认识了新的朋友,在校的时间增长,这都是孩子需要面临的改变,此时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就尤为重要。


暑假就是一个很好的独立的机会,从规划自己的一天的生活开始,慢慢规划自己一周甚至一个月的生活。


从规划零花钱的使用,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购置,人际交往的花费,一件件的小事,会锻炼孩子的自主性和自驱力。


而孩子通过这样一件件的小事获得的信心,慢慢的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学会为自己负责。



教育孩子是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有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沟通方式,同时也要求家长懂的对应的辅导方法,学习资源规划,也少不了陪伴与坚持,性格的磨练与塑造。归根结底,社会竞争在加剧,对人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如果三年不学习,无论你做什么岗位,发现自己就被淘汰了。


同样,孩子在暑假的努力与坚持,也是为了将来或多更多的机会。快开学了,无论您的孩子处在那个学习阶段,想要改变,一切都来得及。在未来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过好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