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陆游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二十四年(公元1154)参加礼部考试,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赐其进士出身。 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 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



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

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不得不提的是他跟唐婉的感情。

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后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词。1156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随后不久便抑郁而终。



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他这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诗人身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哪怕他在病中日渐消瘦消瘦,衣带松弛,帽檐宽大也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国家,哪怕他被贬官,远离朝堂,客居江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越时刻担心着国家的百姓,哪怕他年事已高,好不容易入梦,听着窗外风雨大作,想到的还是铁马冰河。可是这些,都比不上他临死前一句泣血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爱国情怀,影响了宋代好男儿奋力抗金,也唤起了中华民族儿女心底深切的赤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