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财之道」美元利率突降至0,美股四度熔断,金融危机将至?

​上周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美股熔断的“黑色星期一”已经演变成美股二次熔断和多国股市发生熔断的“黑色一星期”。

各国央行纷纷实行紧急降息、量化宽松、降准等政策试图挽回投资者信心、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3月15日,美联储意外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0%-0.25%,并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以保护经济免受病毒影响。美股历史性进入0利率时代,但美股期货仍然出现下跌。


16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美股两周以来第三次熔断。


18日,美股周三午后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美股两周内四次熔断,史上第五次熔断。

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到来?

零利率或负利率意味着什么?


零利率就是你向银行借钱不需要利息,免费借给你钱用。负利率就是你向银行借钱不仅不用给利息,银行还倒贴钱。

相应的,如果你把钱存银行,不仅没有利息还要给银行交保管费。

其实现在很多欧洲国家还有日本早已实行负利率。

既然不要利息甚至是倒贴钱,那是不是可以去借钱来投资或者消费?

如果投资那么容易赚钱,机会那么多,利率也就不会降那么低了,在这样的国家、市场里,往往是没有人再愿意借钱投资了,投资也很难赚钱的时候才会零利率或负利率。

而人的消费也是很有限的,衣食住行满足之后,基本就没有太大的消费需求。条件好的不需要借贷也能满足自己的消费。条件不好的,借了钱可能也难还上。

降到0以下也就代表降息这个刺激手段已经难以起作用。

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严重


2009年-2019年美国股市走出十年大牛市,2020年3月以来,美股呈现高位震荡走势,且震荡幅度加剧,进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

从美股历史走势来看,2009-2018年美股一直处于上升期,市盈率等指标处于历史高位。因此,这一次的调整,可以说是面对美股十年大牛市的全面调整,再叠加疫情的影响、油价的大幅下跌带来的冲击,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恐慌情绪。

从美国的实体经济层面来看,风险点不仅在于美国股市的下跌带来的消费降低和企业融资能力下降,还在于新冠疫情扩散和石油价格下跌。

如果新冠疫情在美国得到及时控制,企业盈利和家庭消费收入未出现大幅下滑,对经济基本面影响有限。

未来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和经济平稳,美联储会提前启动第四次量化宽松(QE4),其购买资产的规模和范围都会超市场预期。

中国股市波动更多受自身经济运行影响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的股市都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的,只不过在不同条件下影响程度不同而已,但是中国股市的开放程度有限,其波动更多受到中国自身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开放,也促使中国股市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增加了新的渠道。

2019年MSCI宣布实施纳入A股扩容的第三步,将指数中所有大盘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盘A股一次性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2019年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国债券被完全纳入全球综合指数后,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不断落地,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会有所提升,但是,外资也依然要根据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来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因此,起到关键决定作用的,还是中国的实体经济状况。

动荡之下,全球资产如何避险?


动荡之下,全球的资产首先是避险。

从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对比来看,以2003年非典为例,2003年全年,新兴市场的累计资金流入呈现上升趋势,在疫情爆发的2月-7月期间,全球资金持续净流出新兴市场,而7月后,全球资金快速流入新兴市场。

反观发达市场,2003年全年全球资金均为累计净流出状态。

这个和近期出逃的外资恰恰吻合,在此次疫情之中,全球资金或将从新兴市场流出,而一旦疫情结束,又将重新回流新兴市场。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此前很多时候,比如资产回流美元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现在,人民币具有更强的韧性,此次全球资金的流动可能会有所不同。

另外,还需要关注的是,在疫情结束之后,我国进出口金额增速、利率及汇率的变化情况,这对于资金的流动将会是很大的参考意义。


回顾过去的两周,全球疫情扩散和石油“黑天鹅”导致全球大部分权益市场陷入技术性熊市,经历了历史性的一周,美股、美债和黄金齐跌反映出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堪忧。

对比两次大危机,金融危机的前兆或已出现,按照“情绪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传导链,目前美国市场可能介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如果能尽快控制疫情,全球货币政策加强协调,避免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相互恶化,或许就能够避免危机的发生。

作为个人来说,如果你没有为经济衰退做好准备,那么经济衰退可能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股价可能会下跌,工作可能会流失,房价也会暴跌。


但是,如果你已经采取措施为衰退做好准备,那么下次经济恶化时,也就不用过于担心——不管是从现在开始,还是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