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华州城内的石刻博物馆——文庙

投稿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 州 文 庙


华州文庙位于华州老城东部,少华中学西侧,现存文成殿及东、西朵殿(又称东、西厢房)。华州文庙始修于何时今已无处可考。至明代始,华州历代志书中对文庙均有记载。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华州知州桑溥曾对文庙进行改修,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文庙毁于大地震。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华州知州朱茹再次重修文庙。

文庙大门


大门东侧建筑

明末清初,华州文庙遭兵燹之灾。清顺治六年(1649),秦宗尧任华州知州,此时的文庙廊庑倾圮,祭祀废弛,秦宗尧请《续华州志》编纂者刘遇奇商讨参订木主神位,议定修复祭祀规程,文庙得以重修。清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又相继重葺。清同治年间,文庙毁于战乱,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1900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西逃进入华州后,随行的王公大臣下榻于文庙。宣统二年(1910年),华州文教界和开明士绅以妇女放足与兴办女学为宗旨,在文庙成立华州天足振学会。


文庙大院内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党驻军对文庙大肆破坏,先后拆毁文昌官、东庑、礼门、义路及忠孝、节义各祠。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对残存建筑进行了修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时,国民党中央军与东北军在华县展开攻守战。文庙是当时东北军的军火库,也是城外射击的重点,文庙大成殿被炮火摧损。因此文庙周围墙壁弹痕到处可见。文庙后边的地里,战后三四年不长庄稼。

文庙大成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联合抗日,华县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少华女中民先队的女同学,组成“十二姊妹”,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她们到文庙慰问抗日伤兵,为伤兵唱歌、洗衣服、缝棉衣。民国三十二年(1943),又重新修理。解放前,文庙为国民党陕西省二区专员公署。

文庙西厢房

“文化大革命”中,文庙大成殿又遭破坏,檐下的龙首昂头,被锯掉460多个。1984年,省文化文物厅拨款19.9万元,县财政拨款5千元,依原样修复大殿,1986年11月竣工。由山西省河津县古建筑队施工。

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外围基座长23.4米,宽19米,总面积444.6平方米,屋脊距地面高达11米,虽经多次重修,但仍保存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

文庙大成殿


“汾阳王之墓”墓碑


“汾阳王之墓”墓碑阴面

华州文庙现有宋、明、清时期的各类石刻文物29余件,西厢房为石刻展厅,陈列展示有宋代的石人、明代的石马、石羊、石碑、石龟、清代的石碑、墓志等各类石刻文物。


西厢房陈列的石刻文物











原文来源:综合自“华州文史荟萃”往期文章,向原作者致谢!

图片拍摄:宋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