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零感染的背后离不开“特种部队”

驰援武汉勇士零感染!创造这项奇迹,离不开很少被人提及的“特种部队”——院感工作者。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院感工作人员就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的守护者。

正月初二一早,丹东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出发。一行7人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丹东市中医院的史翠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当时的医学判断,年龄越大感染风险越高,各地在挑选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时,更倾向于选择90后甚至00后。得知援湖北医疗队需要一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后,出生于1973年的史翠华毅然请战。

1月25日,正月初一晚上,史翠华忙完院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刚回到家,就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医疗队次日出发!她打电话通知了还在医院值班的丈夫后,便匆匆收拾行装。

那晚,记者前往拍摄。穿着便装的史翠华,就是一位斯文和气的邻家大姐。而次日车站再见,她就像变了个人,成了飒爽干练的“冲锋队员”。

初到武汉,史翠华的心始终绷紧着。“医院感染管理”顾名思义,肩负的责任就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武汉市蔡甸区济和医院,临时将普通病房改成隔离病房,布局存在很多缺陷。史翠华和辽宁医疗队的另一位院感专家不断改善流程,强化医务人员技能培训,消除院感防控上的种种隐患:规划、划分医护出入通道和区域,张贴醒目标识;监督、指导医务人员使用防护用品;规划、监督区域内物品定位,保证消毒液配置准确量足;每天监督检查科室空气、物表的消毒,保证每一只护目镜、每一双胶靴清洗消毒合格;监督一日三次的医疗垃圾收集和运送……工作繁杂琐碎,一丝一毫的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可与记者讲述时,史翠华始终强调:“没有临床一线医生护士那么辛苦。”

实际上,史翠华在完成院感工作的同时,主动向护士长提出,参与科室的护理工作。在隔离区,发现患者需要充电器、剃须刀等生活用品,她会想方设法给患者送过去。

2月18日,史翠华所在病区的医护人员接受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她一直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就像雨后武汉的天空一样晴朗起来。”

“患者知道我们是从辽宁过来支援的,都很配合,查房的时候他们都会发自内心一遍遍地感谢。我们吃住都挺方便,全国各地的支援源源不断,家乡的草莓真甜!”这就是史翠华,抗疫火线上白衣勇士的守护者,生活中简单清静的邻家大姐。

信源:丹东发布